嗓音训练与“咽音”

[ 2005-11-14 14:05:41 | 作者: wrrx ]
字体大小: | |
“咽音”(意文Voce faringea 英文Pharyngal Voice)这个词及其本身所包含的略显特殊的嗓音训练方法被介绍到我国的时间,最早应回朔到上世纪中叶。是由我国已故著名嗓音专家、男中音歌唱家、医学博士、原上海声乐研究所所长林俊卿大夫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来的。
“咽音”以及它所包含的特殊训练方式古已有之,且不乏一种。据考证,“咽音”的最早起源,应是在距今大约三百多年前的美声歌唱黄金时代之初——意大利教堂阉人歌手时期,并且随着美声歌唱艺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只是在历史上的意大利,它特有的种种训练方式一直被视作绝技为少数人所掌握,且少有宣扬而已。另外,它们也被冠以了前面说过的种种不同名称……
所谓“咽音”绝不是咽部的声音,它其实是指:当声音被集中、控制在一个特定的“焦点”位置上之后,所产生的一种非同寻常的声音,这声音是歌唱发声中获得完美共鸣的核心!同样,这焦点位置也绝不在咽部。关于“咽音”这个词是否科学,本文暂不研讨,因为它只是沿用了部分意大利人的传统用语,它和我们今天常见的其它声乐词汇,如:“高鼻音(high Nasal)、吐吭(Twang)、面罩共鸣的芯儿、婴儿啼哭声”等意思一样。只是在训练形式上,“咽音”的许多方法与我们常见的普通练声法相比,看上去略显不同,但目的一样,都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呼吸与共鸣,包括它们之间的相互平衡。只是它更强调共鸣的核心——声音“焦点”及其位置,以及把握它们的能力!它对焦点位置的认识更清楚,训练目标更明确,手段更有效。这已为历代美声歌唱大师,特别是近代如:卡鲁索(Caruso)、吉利(Gigli)、沃尔皮(Volpi)等的成功所验证。因此也可以说,它或许比常规练声方法要更优越些!

当然了,这里的关键是你必须真正明白你要练什么!换言之,你必须真正明白美声歌唱的艺术规格——这里所说的“规格”,指的是美声歌唱的声音形象与发声技巧,更主要是指声音的“焦点”及其位置,也就是“目标”。事实上,这里重申一遍:正确的共鸣焦点位置不仅确实存在,且只有一个!认识它,进而通过准确的意识控制,加上特定的训练,你就能得到它;当然也就能做到前文说的间接调控 整个发声器官,使之达到良好、正确、近乎完美而又平衡的工作状态。

另外,关于“咽音”,它的训练方法是很多的,并不仅限于林氏“咽音”体系 中的几个姿势,虽然实践证明这些练习都是相对非常科学、高效的,但其难度也最大;对尚未找到呼吸与共鸣关系的人以及初学者来说,它们很难把握,强行去练很容易步入歧途,因此我们更应该首先从理论上去了解它,而不是机械照搬。理论上搞清楚了,明确了目标,各种科学的方法都是有益的,都可以拿来练,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就怕你不知道“罗马”在哪儿!待到有了一定基础,歌者自身初步形成了基本正确的用声“状态”,再回去练不迟,且会事半功倍。假如还跟过去许多人一样,把对“咽音”的认识始终停留在早期理论——第一里程 的解释用语上,把“咽音”练声法与许多理论词语诸如“咽部形成细小发音管、加强咽壁肌肉力量、金属声、三千高频”等,紧紧联系在一起,始终沉浸在那些理论名词上面,脑子里终日全是些几何图形与数据,并且不断要在自己的喉咙里做些个文章,那就只能适得其反,最终毁了自己。

今天,“咽音”练声体系在林氏“第三里程 ”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作为林大夫的学生、传人,本文作者历经二十余年刻苦学习、钻研,在全面、完整继承的同时,广泛深入地研究了美声歌唱艺术的种种特点,通过多方吸取世界各国历代美声歌唱艺术大师的经验,对“咽音”练声体系做了进一步新的、理论上的发展与完善。多年的演唱与教学实践经验证明:新的理论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更加系统地印证了“咽音”自身的科学性,也进一步证实了沃尔皮(Volpi)等意大利美声歌唱艺术大师们早年所提出的有关理论,如前文提到的:“要把呼吸管道同共鸣管道接通;美声歌唱的训练应与印度瑜珈气功体系相结合”等等,对意识的控制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里顺便提一下:在印度瑜珈气功体系中,确有用来训练人体发声器管的功法,且有些内容与林氏“咽音”练声体系中的个别形式极为相似,据说印度的许多声乐家就常做此类练习以提高自身的歌唱发音能力);在训练方法上,新的理论思想则强调使用更简捷、更常规化、更能为人们所接受的方式,而效果却更加显著,且更能与具体的各类歌唱艺术相结合。
“咽音”练声体系来源于美声,也自然应回归、服务于美声。然而,由于它在嗓音训练方面的科学性、有效性,使得它的适用范围又远远超出了美声。它同样也适用于别的各种唱法,包括:民族、通俗、戏曲等,另外它还有着极好的嗓音保健与治疗作用,故而也可作为其它各类嗓音工作者:影视、话剧演员,播音员等日常练声与嗓音保健的良好训练教材。波兰现代戏剧权威格洛托斯基就曾在他的著作《演员基本功训练》(Toward a poor theatre丹尼译)中提到“用中国林大夫的‘打开喉咙’练‘咽音’方法,勤学苦练三个月,嗓子就可以从嘶哑变为嘹亮”。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它一定能够更加焕发青春,为人类的艺术事业、特别是声乐艺术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评论Feed 评论Feed: http://www.ssiww.net/feed.asp?q=comment&id=23
UTF-8 Encoding 引用链接: http://www.ssiww.net/trackback.asp?id=23

这篇日志没有评论.

发表
表情图标
[smile] [confused] [cool] [cry]
[eek] [wink] [sweat] [lol]
[razz] [redface] [rolleyes] [sad]
UBB代码
转换链接
表情图标
悄悄话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验证码 *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