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7-13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邵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02。2006年邵姓人口在中国大陆排名第84。 据《通挚氏族略以邑为氏》、《万姓统谱》等史料所记载,周初大臣召康公因食邑于邵,被称位邵公或邵伯。他后来还被封于燕国,他派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留在镐京任太保,是周初三公之一,也是文、武、成、康四朝元老,曾同周公旦一起平定武庚之乱,“成康之治”的形成也有他的功劳。他的子孙袭邵公一直是周朝的执政大臣之一。周室东迁后,邵公的采邑也随之东移,迁徙地在今陕西省境内。后来,燕国被秦国所亡,邵公的子孙以原封地“邵”为姓,称邵氏。 《姓源韵谱》说是"周召公奭后"。那么召公奭系何许人,邵姓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关于召姓改为邵姓的时间,还有一种说法,即《元和姓纂》引安阳邵氏家状所云:"信臣之后,青州刺史邵林,其先避事加邑为邵氏。"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说:"然《汲冢书》即有邵陟,不自邵休加邑也。"《汲冢书》指战国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墓)中的竹书,系晋武帝时汲郡一个叫不准的人盗发所得。这说明邵姓在战国时已有,而不始于西汉召信臣的后代。因召、邵本一姓,二字在早期区分并不十分严格,古人有时互用,如召公奭、召穆公、召不疑之召,《元和姓纂》皆作"邵";但其他古籍出现于汉代及其以前的人物大都为召氏,从三国时开始则为邵氏,而召氏已基本上见不到了。 春秋时的齐国(在今山东东北部)有邵忽,与管仲同事襄公子公子纠。秦朝有广陵(今江苏扬州市西北)人召平,封东陵侯,秦亡后,家贫,种瓜于长安城东,其瓜称东陵瓜。秦末有召欧,随刘邦起义于沛(今江苏沛县东),西汉有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召信臣,元帝时任南阳太守,修渠筑坝数十处,灌田三万多顷,为民兴利,被尊称为"召父",后任少府。 一、姓氏源流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第五子召公奭的封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的记载,周文王第五子召公奭,食邑于召(今陕西扶风),后又封于燕,建有燕国,直至太子丹时为秦国所灭,子孙遂以召为氏,后加邑为邵。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万姓统谱》等史料记载,周初大臣召公奭因食邑于召,被称为召公或召伯。 召公奭被封于燕国,他派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则留在镐京任太保,是著名的周初三公之一,也是文、武、成、康四朝元老,曾同周公旦一起平定了“三监之乱”,斩杀了武庚禄父,“成康之治”的形成也有他的功劳。他的后裔子孙世袭召公之职,一直是两周王朝的执政上卿之一。 周王室东迁之后,召公奭的采邑也随之东移,迁徙地在今陕西省境内。后来,燕国被秦国所灭亡,召公奭的后裔子孙以原封地“召”为姓,称召氏。 据史籍《氏族博考》记载:“春秋召与邵一氏,后分为二,汝南安阳之族皆从邵。”也就是汝南、安阳地区召公奭的子孙称邵氏,其他地方召公奭的子孙则称召氏。 召氏和邵氏其实同出一姓,只是写法不同而已。至于召氏改邵氏的具体原因和过程,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史料记载,改姓的时间说法不一。据有关学者考证,改邵氏的时间大致是在秦王朝建立前后,直至汉朝时期乃有称召氏者,此后,召氏因多改为邵氏,故而召氏在汉族中也就不多见了。 召氏、邵氏族人皆尊奉姬奭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子季载之后裔,属于以居邑地名为氏。 据史籍《姓谱》记载:周文王子季载之后有邵氏。 季载,本名姬堣,周文王第十子,在史籍《史记·管蔡世家》中记载:“武王以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康叔封\冉季载皆少,未得封。” 一直到周公旦平定“三监之乱“后,才封季载于枏(今河南开封),建枏国,史称枏季载,枏,也写作冉、聃,因此又称枏季载为冉季载、聃季载。后因枏季载有善行,被周公旦推荐到周王室担任司空之职,帮助周成王治理天下,其后裔子孙继承枏国之君位,称枏伯,或称冉伯、聃伯。 枏国国小,仅为伯爵,因此史书中很少记载。其地望与郑国为邻,一般推测在今河南省开封县一带。在典籍《国语·周语》中记载:“聃由郑姬”,述说聃国的灭亡是由于娶了郑姬,可见聃、郑二国同姓通婚,后为郑国吞并。这在史籍《春秋左传注》、《春秋地理考实》、史记琐言》等书中皆谓:“聃在开封境,与郑为邻,鲁桓公或鲁庄公间(公元前711~前662年)亡于郑国。” 在史籍《左传·僖公二年》中,记载有“楚人伐郑,囚郑聃伯”之事,说明在此前枏国已经的确成为了郑国的附庸国,那一历史时期正好是郑庄公姬寤生、郑厉公姬突两君在位时郑国大肆扩张的历史时期,以联姻方式吞并周边的小诸侯国,是非常有可能的。 枏国灭亡之后,姬堣的后裔子孙中有迁徙于邵邑墨溪一带(今湖南涟源三甲乡柳坪村),因改以地名为邵氏,具体原因和过程,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第三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楚国邵陵,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邵陵,古称召陵,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地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 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记载:“僖公四年,齐桓公伐楚,至召陵。”其实,邵陵在史籍《春秋公羊传》中早就被称作为“召陵”。 战国时期,魏国在设立了召陵邑。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改召陵为县,隶属于陈郡。到了汉朝时期,召陵县改属于汝南郡。三国时期属曹魏政权,仍沿汉制。到了两晋时期,召陵改属颍川郡。 古代原住召陵之民,很早就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召氏,后在晋朝时期因避晋讳,召陵改称为邵陵,召氏亦改称邵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彝族,出自明朝晚期云南彝族道士,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明、清时期,在云南定边地区有一批“土把事”,即没有官碟的彝族道士,为首者为一姓邵的汉族道士,传说其道法高深,“彝众皆服”,其后,跟随他成为“土把事”者多称邵氏。 这批“土把事”一直非常有势力,在彝族中生息繁衍,并延续至新中国诞生,最终形成今天彝家邵氏一族。 第四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乌雅氏,亦称吴雅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乌延氏族,在金国时期为女真兀颜部,满语为Uya Hala,汉义“猪”。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德尔吉穆湖(今黑龙江虎林)、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邵氏、吴氏、乌氏、穆氏、包氏、鲍氏、黄氏、朱氏、牛氏等。 ⑵、满族锡克特哩氏,亦称西克忒里氏、石克特立氏、锡得胡立氏,属于卦尔察女真,满语为Sikteri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乌喇(今吉林永吉)、松花江、黑龙江沿岸地区,后多冠汉姓为邵氏、西氏、胡氏、石氏、奚氏、郗氏等。 第五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瑶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邵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邵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出自部落名。 出于召(shào)方。召,商朝时活动在今河南鄢城东召陵一带的黄帝部落的一支,史称召方。大约在公元前1250-前1192年商王武丁时代,召方屡遭商的征伐,西移到渭河和泾水之间,今陕西凤翔东南的召陈。商末周国兴起,周文王封其姬奭于召,史称召公奭,召方族人归顺于周。召、邵原为一姓,后分两姓。这支邵姓的历史至少有3200多年。 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召公奭是西周初的大臣,"与周同姓,姓姬氏",即为周之支族,名奭,因采邑在召(shao音邵,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或邵伯。他曾佐周武王灭商,被封于北燕,建立燕国,但他派大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仍留在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西北镐村附近)任职。周成王时,召公任太保,是周朝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一),与周公旦分陕(今河南陕县)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他常巡行乡邑,曾在甘棠树下决狱治事,在他的治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诗·召南》有《甘棠》篇记其事,后因以"召棠"为颂扬官吏政绩的典故。 《古今姓氏书辨证》说,"召公"后裔孙穆公虎至简公盈,皆袭爵士,为王卿士,即邵奭的后代有一支世袭召公,一直是周朝掌管国家政事的官。周厉王暴虐无道,国人意见纷纷,召穆公虎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水"的道理劝谏,历王不听。公元前841年,国人起义,周厉王逃跑,召穆公虎把太子静藏匿在自己的家,遭到国人围攻,他以自己的儿子替太子死。历王死后,他又拥立太子静继位,即周宣王。 据《通志·氏族略》载,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召公别受采邑于王屋。王屋今属河南济源市邵源乡,位于王屋山西南麓,西恒山西坦曲县63公里,东距济源市42公里,故《辞海》注为"在今山西垣曲东"。召公的后代散居于今陕西、河南的许多地方,春秋时期,他们以采邑为姓氏,就是召氏;至战国时期,住在今河南的汝南、安阳一带的召氏,因避事在召字旁加"邑",形成邵氏。此即《氏族博考》所云:"召与邵,春秋本一姓,后分为二。汝南、安阳之族皆从邑。" 有关召公 召公,即召(shào)公奭(shì),又称“召伯”、“邵伯”,姓姬名奭。周初王室的重要辅佐大臣,燕国的奠基者,历经文、武、成、康四朝,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寿长者,《今本竹书纪年》记载他死于康公二十四年,生年则不详。一般认为是西周宗室,周之同族,应与武王、周公旦平辈;另一说是周文王庶子。因采邑在召,召地在今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或邵伯。他曾佐周武王灭商,被封于北燕,建立燕国,但他派长子克去管理燕国,自己仍留在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西北镐村附近)任职,其一支后裔世袭公爵,为畿内封国召国的国君,是西周、春秋时代诸侯国之一,而且一直在王室辅佐周天子。周成王时,召公任太保,与周公旦、太公望共列为“三公”,与周公旦分陕(今河南陕县)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他常巡行乡邑,曾在甘棠树下决狱治事,在他的治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诗·召南》有《甘棠》篇记其事,后因以“召棠”为颂扬官吏政绩的典故。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富辰讲“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显见召公非文王子。同篇,“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可见召氏为周之族长。但文王兄弟有虢,王季兄弟有太伯、仲雍,则召氏为太王兄弟或周之早期宗族。 召国世系
二、迁徙分布 邵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八十四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九十七位,人口约三百三十二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1%左右,多以博陵、汝南、洛阳、南阳、安阳为郡望。 春秋战国 春秋时齐国有召忽,与管仲同事襄公子纠。秦朝有广陵人召平,封东陵侯,秦亡后,因家贫种瓜于长安城东,其瓜称“东陵瓜”。秦末有召欧,随刘邦起兵于沛,西汉封广侯。西汉有九江寿春人召信臣,元阳帝时任南阳太守,为民兴修水利,被称为“召父”。以上材料反映了三国以前召氏分布及活动的一些情况。 据有关史籍记载,燕国灭亡后,其王族子孙主要散居在中原地区,包括今河北南部、河南、安徽西部。 两汉至隋唐 两汉时期,散居在河南的燕国王族子孙,多改为邵氏,经繁衍发展,在安阳、汝南、南阳等地形成望族。 三国魏晋时,邵氏主要聚居于河北安平及河南安阳、汝南一带,其中在河北居住之邵氏以“博陵”为堂号。 三国时,魏有乐丞邵登;吴有节义之氏邵畴。晋代有安阳人邵续,生活在今河北省境内。西晋末年,这一支邵氏开始南迁,后辗转到达福建、广东等地。而其他地域之邵氏也于此期大举南迁。 据有关资料记载,唐朝有籍贯为广东翁源的邵谒,宋朝有籍贯为福建政和的邵知柔,可见在此以前,邵氏已落籍该地。 宋元明清 宋朝有籍贯为福建政和的邵知柔,可见在此以前,邵姓已落籍该地。 北宋时期,有著名哲学家邵雍随其父邵古由河北范阳徙居河南共城(今河南辉县),后子孙昌盛,族大人众,发展成为洛阳望族。宋朝时期,浙江、安徽、江苏、福建多有邵氏居住,另外山西、湖北、湖南亦有邵氏族人。南宋末年,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骑兵袭扰,邵氏为避祸已广布于江南各地,而邵雍之后为避祸,有一支徙居豫西山区。目前,河南豫西之邵氏,大多为邵雍的后代。 邵雍的十六世孙邵重英,元代任户部给事中,其子邵质明初为华盖殿大学士,邵质子邵仲美任清江知县,仲美子邵让于明朝初期自山西举家迁到河南新安县克昌村,为邵雍十九世孙。他的后代发展成为大族,分居在嵩县、渑池、伊川、宜阳、洛阳、洛宁、汝州、郏县、内乡等地。除这一支外,邵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山东等地。 宋明时期,邵氏还分布于今天的浙江、江西、湖北、陕西、山西等地。历清朝至近现代,分布地更为广泛。从清代开始,有邵氏迁至台湾,后来又有一些移居海外。 历清朝至现在,邵氏的分布更为广泛。从清朝开始,有邵氏迁至台湾,后来有的又移居海外。 如今,邵姓在全国分布较广,据有关的学者证实,今天的邵姓主要分布于今天的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西、江苏、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甘肃等省。尤以江苏、山东、甘肃、安徽、湖北等省为多,上述5省的邵姓约占到全国汉族邵姓人口的56%。邵姓还有出自少数民族的汉姓。明清时云南定边有土把事汉姓为邵;清代满洲八旗有乌雅氏汉姓为邵姓者; 人口分布 邵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四位,人口约三百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4%左右。 先秦时期,邵姓活动在河南、山东地区,到了秦汉,邵姓已扩散到江苏、安徽。到两晋南北朝时邵姓已越过长江进入湖南、江西,北边到达河北。唐朝时期,中原邵姓两次南下移民福建,广东。清初邵姓进入台湾。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邵姓大约22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9%,排在第六十八位。邵姓第一大省是江苏省,约占全国邵姓总人口的24%,占江苏总人口的1.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河北、浙江,这三个省的邵姓大约占邵姓总人口的52%;其次分布于湖南、广东、山西、河南、安徽,这五个省的邵姓大约又集中了35%。全国的邵姓分布形成了东南江浙、北方晋豫两块邵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邵姓大约2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1%,排七十三位。宋、元、明600余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邵姓人口纯增长达28%,人口净增加了6万邵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快。浙江为邵姓第一大省,约占邵姓人口的4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16%),这两个省大约占邵姓总人口的62%;其次分布于安徽(6.5%)、贵州(5.1%)、江西(4.1%),这三个省的邵姓又集中了16%。宋、元、明600余年,邵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同时也向西南迁移。邵姓的重心在江浙地区。 当代邵姓人口293万,排在全国八十三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4%。从明朝至今600多年中邵姓人口由29万激增到290余万,约10倍之多。明至今,全国人口增长了13倍。邵姓人口的增长速度,宋以降的1000多年中邵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型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山东、甘肃、湖北四省,大约占邵姓总人口的48%;其次安徽、辽宁、浙江,这三个省又占了23%。江苏居住了邵姓总人口的15.2%,为邵姓第一大省,占江苏总人口的0.6%。全国形成了东部鲁苏皖、东北辽宁、西北甘肃三块邵姓聚居区。在明至今600余年间邵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中原和北方强劲回迁。 邵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华东、东北、西北的河西走廊地区,每平方公里的邵姓人口达到0.35人以上,中心地区达到2.1人以上。邵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表明:密度最高的(0.35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仅仅占国土面积的29.9%,邵姓人口大约227.4万;不足0.35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0.1%,邵姓人口大约65.6万。 邵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在河西走廊、江苏南部、胶东东部、辽东半岛、内蒙古东北角、黑龙江西北角地区,邵姓一般占当地人口比例在0.6%以上,其中中心地区的频率在1.2%以上,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5.6%;在苏皖浙大部、赣东北、鄂东、豫东南、鲁东南、桂南、粤西南、海南、甘肃大部、宁夏、青海东部、东北大部、内蒙古东北地区,邵姓频率在0.2%-0.6%,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3.5%;其他地区的邵姓分布频率不足0.2%,其覆盖面积点了全国总面积的70。9%,其中分布频率在0.1以下的地区占了42%。 三、郡望堂号 1、郡望 博陵郡:东汉朝本初元年(丙戌,公元146年)置县,治所在博陵(今河北蠡县)。东汉建安末期改为博陵郡。三国时期曹魏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重新改为博陆县。西晋时期改置为博陵国,治所在安平(今河北安平),其时辖地在瀛州、深州境,即今河北安平、深县、饶阳、安国等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北魏又改为博陵郡。隋、唐两朝时期有定州博陵郡,但并非晋朝时期的博陵旧地,而是在今河北定县一带地区。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改蔡州为汝宁府,成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此,称崇庄王,在此传十一世。清朝时期仍为汝宁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民国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设汝南专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现为汝南县即汝南县城,隶属驻马店地区。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现在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三国时期,属曹魏。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此时期,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新安。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但新设了很多县。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唐朝区划变化很大。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唐朝中后期设置)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其他方向不变。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十九县。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县(市)如新安、宜阳、伊川、渑池、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另外,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高新七个城市区。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戊戌,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秦朝时期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的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安阳郡:西汉时期置县,治所在今河南正阳西南。西晋时期亦为置县,治所在今天的河南安阳西南西南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北魏改位长川县置郡,治所在安阳(今河南息西)领安阳、乌水二县。西魏时期改为北秦州,后又改为交州。隋朝开皇三年废黜,但在隋朝开皇十八年(戊午,公元598年)改州为纪州,安阳称为长川;隋朝大业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废州,又废乌水入焉州,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西部一带地区。
2.堂号: 南阳堂:以望立堂。 博陵堂:以望立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 安阳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亦称河南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上蔡堂、郏州堂、龙山堂。 安乐堂:宋朝时期的邵雍,好《易》理,因此把他自己的居所命名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顾颐称赞他“有内圣外王之学”。 种德堂、嘉会堂、天远堂、宜文堂、锡胤堂、颐学堂、青门堂、永思堂、甘德堂、绳武堂、德本堂、世显堂、棣鄂堂:资料有待补充。 四、家谱文献: 北京大兴邵氏宗谱两卷,首一卷,(清)邵绶名续修,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天津邵氏宗谱,(民国)邵作荣修,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天津宜文斋铅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天津市图书馆。 天津宁河邵氏宗谱,(民国)邵连胜等重修,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天津官文斋铅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河北容城邵氏宗谱邵作荣等修,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铅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江苏丹阳邵氏宗谱二十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锡胤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十四卷、第十八~二十卷下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常熟虞山邵氏宗谱,(清)邵松年修,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颐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常熟虞阳邵氏宗谱三卷,(民国)邵松年重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颐学堂重修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江苏省南通市图书馆。 江苏武进北上袁邵氏九修宗谱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邵泽南纂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天远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宜兴钟谿邵氏宗谱十二卷,(民国)邵国俊修,陆海纂,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棣鄂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四卷。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档案馆。 浙江重修邵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淳安东井登云邵氏宗谱六卷,(清)邵惟金等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宁波月湖邵氏宗谱二十四卷,(民国)邵槐纂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世显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三卷、第十二~十四卷、第十七~二十一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淅江余姚邵氏宗谱,(清)邵弘仁辑,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北京大学(今仅残存十册)。 浙江余姚邵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贻编七卷,(清)邵曰濂、邵友濂续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有二部)。 浙江余姚邵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贻编七卷,(民国)邵是同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铅印本。中国国家图书馆(三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人民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缺贻编)。 浙江鄞县鄞东梅江邵氏家乘十六卷,首一卷,(民国)邵和贵、邵晓方纂修,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德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四明章谿邵氏宗谱六卷,(民国)邵国裕、邵邦英等纂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四明平水潭邵氏宗谱四卷,(清)刘乙照、邵修鋕等纂修,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绳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三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四明平水潭邵氏宗谱八卷,(清)应文炳纂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绳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四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绍兴山阴天乐邵氏宗谱六卷,(清)邵敬富续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绍兴绍邑邵氏续修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邵荫棠等修,朱心裁、郑君乐编辑,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安乐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浙江兰谿邵氏宗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谿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兰溪椒石邵氏宗谱五卷,(民国)方西庚纂,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谿县和平乡。 浙江兰谿兰江邵氏宗谱十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重修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姚圹下乡大坵田。 浙江兰谿江潭邵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谿县和平乡。 浙江兰谿邵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谿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兰谿邵氏宗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谿县登胜乡文化站。 浙江衢州邵氏宗谱三卷,(清)邵辅周等重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甘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浙江临海邵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四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市邵永渡乡庄头山乡。 安徽徽州华阳邵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清)邵玉琳、邵彦彬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今仅存卷首、第一卷)、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绩谿县伏岭村。 安徽休宁邵氏宗谱,著者待考,明万历年间朱色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残本)。 山东荣成邵氏宗谱,(民国)邵连胜、邵作荣等重修,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铅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河南辉洛邵氏家谱,(清)邵述祖重修,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河南邵氏家谱,著者待考,布制两幅,现被收藏在河北省青县王镇店乡小邵庄。 邵氏世谱一卷,家谱一卷,外谱一卷,先世遗事一卷,先莹誌一卷,(元)邵桂子纂修,元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邵氏宗谱十卷,(清)邵恒仁纂修,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 崇西邵氏族谱,(清)邵树棠纂,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塘洋邵氏宗谱十二卷,(民国)邵于魁纂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天远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紫溪邵氏房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天津市图书馆。 博陵邵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谿溪县文物管理局。 漳湟邵氏宗谱二十卷,(民国)邵龙海等重修,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青门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余姚姚江邵氏宗谱,(民国)胡宗铣等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永康邵氏史志,(现代)《邵氏史志》编纂委员会编,1997年修胶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永康江头村志邵氏宗谱,(现代)邵理静等修,1998年修胶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五、宗族特征 1、邵姓名人多出现在文化领域。 2、历史上的邵姓名人,多出在宋代以后。 六、字辈排行 山东济宁、滨州、青岛、烟台、高青、河北范阳、河南洛阳邵氏字辈:“文景贞元会性理世泽长明珠光先照彩羽翼复成安定修鸿业宗功永克昌家齐为忠孝仁厚本诚良”。注:该支字辈循环使用。 山东枣庄、聊城邵氏字辈:“宗德纯厚成明训”。 山东邵氏一支字辈:“士传长明朱光先照”。 江苏兴化邵氏字辈:“霞九林凤永德中凯春树明金宏建平元”。 江苏如皋邵氏字辈:“树守先韶忠义”。 重庆万县、奉节邵氏字辈:“玉洪盛世乾元开基光明正大”。 湖南澧县邵氏字辈:“大成方世友朝国启家强”。 湖北潜江邵氏字辈:“文明先代圣万世显荣昌继续光前烈综合照吉祥”。 河南信阳邵氏字辈:“德正全家顺文明知事清学良□□□富贵由天生”。 四川邵氏一支字辈:“永宗元玉世正清通达连”。 邵氏一支字辈:“正文述世界维启楚国君兴宗支子德大烈光传家经训保邦忠良守成立业作善兆祥心安理顺天佑助长”。 邵氏一支字辈:“忠应思曰维宗本永志赫昌”。 七、【邵姓宗祠通用对联】 四言通用联: 东陵衍派;皇极传经:上联典指秦朝时期的东陵侯邵平。秦朝灭亡之后,邵平隐居长安城东,以种瓜为生,有五色,世称“东陵瓜”,又称“青皮瓜”。“东陵衍派”本指此,又有“瓜蒂连绵”,子孙发达昌盛之意。下联典指北宋时期的哲学家、诗人邵壅,自号安乐先生。三十岁后游河南,隐居苏门、百源之山,人称百源先生,死后谥康节,又称康节先生,他的学说经后人发展为算命学,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长安高隐;修竹盈乡:上联典指秦朝人邵平。封东陵侯。秦亡后,隐居在长安,所种的瓜分五色,号称“东陵瓜”。下联典指南宋淳安人邵桂子,字德芳,号玄同,以文章著名。咸淳年间进士,官处州教授。后辞官归家,居修竹乡,开凿水池,又在上面建房,取名“雪舟”。著有《雪舟脞录》、《雪舟脞谈》等。 种瓜高隐;修竹盈乡:同上联。 卫商十载;博学五经:上联典指南宋时期的抗金英雄邵兴,初在解州结寨,率众抗金,屡败金兵。金人执其弟,迫使他投降,兴仍死战。后随李彦仙守陕州。陕州失陷,南下商州,保卫十年。宋金议和后,仍出境袭金,被秦桧毒死。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学者邵光祖,从父宦游吴,遂家焉。好儒学,非圣贤之书不读。吴中学者,称其为“五经师”。 陕州取义;皇极传经:上联典指南宋时期的龙门人邵云,在金人攻陷蒲城时,聚数百少年藏于山谷中,常袭扰金兵。后官至武翼郎,跟从李彦仙守陕州,城破被抓获,不屈而死。下联典指北宋时期的哲学家邵壅,字尧夫,范阳人,幼年时随父亲迁共城。隐居苏门山,屡次被征召都不去,后居洛阳,与司马光、吕公著等人有密切交往。 宫娥赋睡;安乐成窝: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邵焕,奉真宗命赋《睡宫娥诗》。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邵雍,隐居不仕,名其居曰“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 博陵世泽;安乐家声:全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邵雍事典。 六言通用联: 丹阳龙图学士;芜湖桑枣园丁: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进士邵必,丹阳人。善篆隶,累官京西转运使。后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成都。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诗书画家邵士燮,字友园,号范村,又号桑枣园丁。安徽芜湖人。善隶篆刻,尤嗜画。 七言通用联: 花含步辇空间出;树杂帷宫画里行:此联为唐朝诗人邵升诗句联。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向人言:此联为著名新闻记者、中国报业创始人邵飘萍自题联。 八言以上通用联: 如玉如金,诗文藉藉;有家有室,执瓞绵绵: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国子监邵谒,博通经史,为诗多刺时事。下联典指汉朝时期的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寓居青门外种瓜,其瓜甚佳,以东陵瓜或青门瓜名闻遐迩。 人称其才,我称其德;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此联为清朝时期的名人刘墉赠邵志于联。 疏特立身,一饭心常悬北阙;功臣讲学,半弓地已辟东林:此联为明朝时期的尚书邵文庄公祠联。 八、历史名人 邵 平:(生卒年待考),秦朝时期人。著名秦朝贵族、种瓜能手。 邵平在秦朝袭封东陵侯,是一位食邑千户的贵族,现在西安与临潼之间的邵平店,即是他当年的封地。 秦朝灭亡后,邵平失掉爵禄,沦为平民。不久,汉朝丞相萧何营建首都长安城,邵平居长安城东青门(宣平门)外,心安理得地当了瓜叟。他培育出的良种瓜,香甜醇美,远近驰名,时人呼为“东陵瓜”。 据史籍《史记》记载,邵平与萧何交谊深笃,萧何遇事每每向他请教。汉高祖十一年,陈豨谋反,刘邦亲自率军证讨。这时,又有人告韩信在长安谋反。吕后用萧何之计杀了韩信。刘邦听说后,派使者回长安拜萧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大家都来祝贺,“邵平独吊”。他告诉萧何,刘邦此举正表明对萧何也有疑心,要萧何“让封受”,并拿出家财来“佐军”。萧何听从他的计谋,果然刘邦大喜。 邵平虽然是萧何的挚友,但从未依萧何去攀龙附凤。刘邦是一个善于延揽的贤才的皇帝,甚至不惜招降纳叛,萧何举荐的贤才也不只一人,而且大多做了大官。但邵平却安心于瓜田,直到老死,因而为后世称为贤人---他的“贤”,不仅在于达生乐道,而且在于他能上能下,在丧失爵禄之后投身于劳动,并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终于作出卓越的成绩。 邵平达生乐道的品质被后人频频称道。王维《老将行》中“路旁时卖故侯瓜”和苏轼《五绝》中“人人识故侯”的典故皆取之邵平。尤其后代劳动人民,对邵平更有好感。秦始皇不过赐他侯爵,人民群众却赠他“王”号。 邵信臣:(生卒年待考),九江寿春人。著名东汉大臣。 曾历任零陵、南阳太守。 在南阳任职期间,曾利用水泉兴修水利工程,组织民众开沟筑坝数十处。 他与杜诗一前一后,皆在南阳为官时有惠政。时人称之为“邵父杜母”,以表达对他们的敬爱。 邵 焕:(生卒年待考),淳安人(今浙江淳安)。著名宋朝少年神童。 宋真宗命赋《春雨》诗,立就,时年十岁。后又命作《睡宫娥》诗,为时人所传诵。 邵 壅:(公元1011~1077年),字尧夫;范阳人(今河北涿州)。著名北宋理学家、诗人,北宋五子之一。 邵壅少时刻苦自学,博览群书。史称:“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共城令李之才闻其好学,授其物理、性命之学。其人品极高,“德气粹然,望之知其贤,然不事表褓,不设防畛,群居燕笑终日,不为甚异。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具有儒者大家之风范,在当时影响很大,“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他成为时人的楷模,受人尊敬。 邵壅一生不求功名,过着隐逸的生活。宋嘉佑之时,朝廷诏求天下遗逸名士,留守王拱辰和尹洛以邵壅应诏,授将作监主薄。吕海、吴克荐他补颍州团练推官,他皆以种种理由推辞了。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达官贵人十分敬仰他,常与之饮酒作诗,并买园宅送他居住,他依此过着耕种自给的生活,名其居曰“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 邵壅勤于著书,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等书。其思想渊源于陈抟道家思想,已成为定论,众家皆有论述。朱震说:“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壅。”而朱熹则认为邵壅传自陈抟,陈抟也有所承传。他说:“邵子发明先天图,图传自希夷,希夷又自有所传。”从朱震、朱熹记功看,邵壅的思想源于道家系统,而直接传授者是李之才。关于这一点,张岷等人皆有说明。张岷在邵雍的行状略中指出:“先生少事北海之才挺之,挺之闻道于汶阳穆修伯长,伯长以上虽有其传,未之详也。” 值得说明的是,邵壅之学虽有渊源,但更多的是自己的体悟。《宋史·邵雍传》对此论述得极为清楚:邵壅“乃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宓羲八卦六十四卦图像。之才之传,远有端绪,而壅探赜索隐,妙司神契,洞彻蕴奥,汪洋浩博,多其所自得者。”邵壅对于易学乃至整个思想文化的贡献不是承传道家思想或重复前人的思想,而是以数为框架建立起庞大的思想体系,即所谓“自得者”。 邵壅的易学价值不在于对传统象数易学的继承,而在于继承传统象易学基础上对易学所进行的精心的改造和创新。恰恰是这些不符合《易》之本文或与传统易学相违背的观点和思想表现出勃勃的生命力,推动易学不断地发展和臻于完善。如清儒全祖望所言:“康节之学,别为一家。或谓《皇极经世》只是京、焦末流,然康节之可以列圣门者,正不在此,亦犹温公之造九分者,不在《潜虚》也。” 也正因为如此,邵壅之学虽然遭到了种种攻击,而传者不绝于世。“南渡之后,如林栗、袁枢之徒,攻邵者尤众,虽象山陆氏亦以为先天图非圣人作《易》本指,独朱子与蔡氏阐发表章,而邵学始显明于世,五百年来,虽复有为异论者而不能夺也。”同时,邵壅在之后出现了许多研究著作,其子邵伯温撰《皇极系述》、《观物内篇解》,张元定撰《经世指要》,朱元升撰《邵易略例》,无俞琰撰《易外别传》,明黄畿撰《皇极经世传》,余本撰《皇极经世释义》,清王植撰《皇极经世直解》等,对邵壅之学加以诠释和阐发,使邵壅之学成为专门之学,治此学者成为学蚧一个重要学派。清儒黄宗撰《宋元学案》专立“百源学案”,以述其思想渊流。 另外,邵壅的思想对义理之学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如二程是宋朝理学代表人物,而其思想形成从某种程度上也接受了邵壅的思想。对于这一点,朱熹早有察觉。他说:“程、邵之学固不同,然二程所以推尊康节者至矣。盖信其道而不惑,不杂异端,班如温公、横渠之间。”这是说,二程之所以能以易学而与司马光、张载齐名于当时,并对后世发生影响,与他推崇邵壅并“信其道”有关,足见邵壅易学影响之深之远。 邵壅的哲学思想基本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也包括一些唯物主义的内容。邵壅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太极,太极生出天地,天生于动,地生于静。“动之始则阳生焉,动之极则阴生焉”,“静之始则柔生焉,静之极则刚生焉”。动之始生阳,动之极生阴,阴阳交互作用,于是形成日月星辰;静之始生柔,静之极生刚,刚柔交互作用,于是形成水火土石。这是说天之动生出阴阳,地之静生出刚柔。他又认为阴阳二者本是一气,说:“本一气也,生则为阳,消则为阴”;“气一而已”。他又认为太极是不动的,太极显发而有变化的功能,于是生出数、象和器来,说“太极不动,性也;发则神,神则数,数则象,象则器,器之变,复归于神也”。 邵壅认为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是按照“先天象数”的图式展开的。他把这先天象数归之于心,说:“先天之学,心也”,“先天学心法也,故图皆自中起,万化万事皆生乎心也”。他所说的心既是个人的心,也是宇宙的心。邵雍认为,人是宇宙间“物之至者”,人灵于万物。万物具有声色气味的特性,人的耳目口鼻具有接受声色气味的功用。他提出“以物观物”,认为“以物观物”则明,“以我观物”则暗,反对认识客观事物时加入主观感情的成分。他还认为人所以灵于万物,最根本的在于人能知天地万物之理,说“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他提倡“反观”,要求既不蔽于物,也不蔽于我。但是他又认为,圣人“能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一世观万世”,能以心代天意、口代天言、手代天工、身代天事,极度夸大“圣人”智慧的作用。 邵壅按照象数,把天地从始至终的过程区分为元、会、运、世,以此为宇宙历史的周期,一元十二会,一会三十运,一运十二世,一世三十年。一元实际上就是一年的放大(年十二月,月三十日,日十二时辰,一时辰三十时分),共十二万九千六百年。邵壅断定:世界的历史是以此为周期,由兴盛到衰亡,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天形成于元的子会,地形成于丑会,人产生于寅会。人类历史发展到第六会已会,即尧之世,达到了兴盛的顶点;从午会即第七会开始,便由盛而衰,这是夏、商、周到宋的历史时期;到了亥会即第十二会,天地归终,万物灭绝。另一元,也即再一周期又将开始。在一个周期内,历史是退化的,由尧至宋,经“皇、帝、王、霸”四个阶段,一代不如一代,这是典型的神秘主义的宿命论的历史观。 邵壅还是一位诗人,以五言体见长,撰有除屈原《楚辞》之外古代诗坛上最长的诗《观棋大吟》。 邵伯温:(公元1057~1134年),字子文,邵雍之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著名南宋初思想家。 宋元佑中期(公元1090年左右)因荐特授大名府助教;调潞州长子县尉。 宋绍圣初年(公元1094年)章惇为相。敦曾师雍,欲引用邵伯温,他却百计避免。 宋徽宗即位,因日食求言,他上书言事,语极恳至。因此更为小人所忌,出监华州西岳庙。后主管耀州三白渠公事,闻童贯为宣抚,出他州避之。除知果州,擢提点成都路刑狱。卒于利路转运副使。 邵伯温继承了儒家思想,认为“万物无所不禀,则谓之曰命;万物无所不本,则谓之性;万物无所不主,则谓之曰天;万物无所不生,则谓之曰心”,主张“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尽心尽性以知天,存心养性以事天”。 邵伯温著有《易辨惑》、《河南集》、《闻见录》、《皇极系述》、《皇极经世序》、《观物内外篇解》等近百卷,均载《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邵伯温对北宋的灭亡有很多思考,但他却坚持认为是由于王安石“尽变更祖宗法度,天下纷乱”,以致北宋灭亡和宋廷南迁等等。 邵 博:(公元?~1158年待考),字公济,邵伯温之次子;范阳人(今河北涿县),徙居洛阳。著名南宋学者。 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赐同进士出身。次年,为秘书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出知果州。后知眉州,坐事降三官。 能文,著有《邵氏闻见后录》。 邵 兴:(公元1095~1145年),亦名邵隆,字晋卿,人呼邵大伯;解州安邑人(今山西运城)。著名南宋抗金义军首领。 南宋初年,率众抗金,在解州神稷山结寨,屡败金兵。 后金国人执其弟邵翼,迫使他投降,他严词以拒,并击败金军。李彦仙守陕州,曾投其麾下。陕州失陷,突围南下,改名邵隆。 他率领义军保卫商州(今陕西商县)十年。宋金议和后,他依旧常派兵化装出境袭击金兵,结果为秦桧所恨,被毒死。 九、名人名篇: 邵壅诗作摘录: 《梅花》(十节):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 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立花春已非。
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 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
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 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如棋事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 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火龙蛰起燕门秋,原璧应难赵氏收。 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需愁。
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观棋大吟》: 人有精游艺,予尝观弈棋。算余知造化,着外见几微。 好胜心已无,争先意不低。当人尽宾主,对面如蛮夷。 财利激于衷,喜怒见于顽。生杀在于手,与夺指于颐。 戾不殊冰炭,和不侔损篪。义不及朋友,情不通夫妻。 珠玉出怀袖,龙蛇走肝脾。金汤起樽俎,剑戟交屏帏。 白昼役鬼神,平地蟠蛟螭。空江响雷电,陆海诛鲸鲵。 寒暑同舒惨,昏明共蔽亏。山河灿于地,星斗会璇玑。 因睹输赢势,翻惊宏辱蹊。高卑易裁制,返覆难拘羁。 心迹既一判,厉害不两提。卷舒当会要,取舍在斯须。 智者伤于诈,信者失于推。真伪之相杂,名实之都隳。 得者失之本,福为祸之梯。乾坤支作讼,离坎变成睽。 弧矢相凌犯,言辞共诋欺。何尝无胜负,未始绝兴衰。 前日之所是,今日之或非;今日之所强,明日之或羸。 以古观后世,终天露端倪;以今观往昔,何止夫庖牺? 尧舜行揖让,四凶犹相趑。汤武援干戈,三老诚有讥。 虽皋陶陈谟,而伊周献规。曾未免矣夫,疗骨而伤肌。 仁为名所败,义为利所挤。治乱不自己,因革徒从宜。 与贤不与子,贤愚生瑕疵;与子不与贤,子孙生疮痍。 或苗民逆命,或有扈阻威,或羿浞起衅,或管蔡造疑, 或商人征葛,或周人乘黎,或鸣条振旅,或牧野搴旗。 灼见夏台日,曾照升自阿。安知姜里月,不照逾孟师? 厉王奔于彘,幽王死于骊。平王迁于洛,郝王败于伊。 或盟于召陵,或会于黄池,或战于长岸,或弑于乾谿, 或入于鄢郢,或棲于会稽,或居于大梁,或入于临淄, 王霸共吞噬,七雄相鞭笞。暴秦灭六国,楚汉决雌雄。 天尽于有日,地极于无涯。遐迩都包括,纵横悉指挥。 井田方弈弈,兵甲正累累。易之以阡陌,画之以郭畿, 销之以锋镝,焚之以诗书。罢侯以置守,强干而弱枝。 重兵置上郡,长城堑边陲。自谓磐石固,万世无已回。 回天于指掌,割地于阶墀。视人若蝼蚁,用财如泥沙。 阿房宫未毕,祖龙车至戏。骊山卒未放,陈涉兵自蕲。 灞上心非浅,鸿门气正滋。咸阳起烟焰,南郑奋熊罴。 人鬼同交错,风云共渗凄。项强刘未胜,得鹿莫知谁。 约法三章在,收兵五国随。庙堂成算重,帷幄坐筹奇。 广武貔貅怒,鸿沟虎豹饥。荥阳留纪信,垓下别虞姬。 三杰才方展,千年运正熙。山川旧形胜,日月新光辉。 正朔承三统,车书混四维。方隅无割据,穷僻有羁縻。 后族争行日,军分南北司。当时无命佐,何以救颠阶? 百战方全日,长兵震天垂。岂知巫蛊事,祸起刘曲獒。 冢宰司衡日,重明正渺泱。见危能知命,无忝寄孤遗。 剧贼欺孤日,行同狐和狸。宫中凌寡妇,殿上逐婴儿。 龙戏知和所,冰坚正在前。溃堤虽患水,御水敢忘堤? 东汉重睎日,昆阳屋外飞。幽忧新室鬼,狼藉渐台尸。 鄗邑追隆准,新安扫赤眉。再逢火德王,复睹汉宫仪。 窦邓缘中馈,阎梁挟牝鸡。经何功殆尽,至董邺都糜。 河洛少烟火,京都多蒿藜。长天有鸟度,白骨无人悲。 城有隍须复,养无肉可刲。大厦之将颠,非一木可支。 孟德提先手,仲谋藉世资。玄德志不遂,意终于涕夷。 西晋尚清谈,大计悬品题。妇人执国命,骨肉生厉疵。 二主蒙霜露,五胡乱鼎彝。世无管夷吾,令人重歔欷。 广陌羌尘合,中世胡马嘶。龙光射牛斗,日影化虹蜺。 辟草来洛汭,垦田趋江湄。二百有四年,方驾而并弛。 东晋分男尾,时或产灵芝。凡经五改命,至陈卒昌隋。 国破西风暮,城荒春草萋。长江空满泪,行客浪沾衣。 后魏开北首,孝文几缉绥。河阴旋有变,国分为东西。 尔朱奋高氏,宇文灭北齐。及隋始并陈,四海为藩篱。 泛汴公私匮,征辽士卒疲。有身皆厌苦,无口不嗟恣。 处处称年号,人人思乱离。中原未有主,谁识非鹿麋。 千一难知日,天人相与期。龙腾则云蔼,虎步则风凄。 母后专朝日,相仍紊宫闱。可叹桓彦范,不杀武三思。 绣岭喧歌舞,渔阳动鼓鼙。太平其可傲,徒罪一杨妃。 剑阁离天日,潼关漏虎貔。两京皆复没,九庙成倾欹。 乐极则悲至,恩交则害携。事无可奈何,举目谁无比? 自此藩方盛,都无臣子祗。恃功而不朝,讨贼以为词。 各拥部兵盛,谁怜王室卑?邀朝廷姑息,观社稷安危。 攻取非君命,诛求本自肥。乘與时播越,扈从或参差。 尾大知难运,鞭长岂易麾。长奸忧必至,养虎害终贻。 国步何颠沛,君心空忸怩。时来花烂漫,势去叶离披。 十姓分中夏,五家递通逵。徒明星有烂,但东方未睎。 才返长芦镇,旋驱胡柳陂。绛霄共目取,玄武火何痴! 中渡降堪罪,栾城死可嗤。太原朝见入,刘子夕闻啼。 事体重重别,人情旋旋移。弃灰犹隐火,朽骨尚称龟。 橘诈多阴中,艰忧常自罹。挠防肤革易,患救腹心迟。 语祸不旋踵,言伤浪噬脐。欲升还陨落,将附却扶持。 瞑眩人皆恶,康宁世共睎。须能蠲重疾,始可谓良医。 久废田跷确,难行路险巇。不逢真主出,何以见施为? 家国遭回极,君臣际会稀。上天生假手,我宋遂开基。 睿算随方设,群豪引领归。迄今百馀载,兵革民不知。 成败须归命,兴亡自系时。天机不常设,国手无常施。 往事都陈迹,前书略可依。比观之博弈,不差乎毫厘。 消长天旋运,阴阳道范围。吉凶人变化,动静事枢机。 疾走者先颠,迟茂者后萎。与其交受害,不若两忘之。 求鱼必以筌,获兔必以弟。得之不能忘,羊质而虎皮。 道大闻老之,才难语仲尼。造形能自悟,当局岂忧迷! 黑白焉能免,死生奚足猗!应机如破的,迎刃不容丝。 勿讶旁人笑,休防冷眼窥。既能通妙用,何必患多歧? 同道道亦得,先天天弗违。穷理以尽性,放言而遣辞。 视外方知简,听余始识希。大羹无以和,玄酒莫能漓; 上兵不可伐,巧历不可推;善言不可道,逸驾不可追。 兄弟专乎爱,父子主于慈。天下亦可授,此着不可私。
邵桂子《次韵方虚谷迁居》: 家住千峰落照边。移家三泖白鸥前。 东邻旧日秦侯隐,西路新巢衔叟还。 当日钓游频入梦,何事婚嫁送归田。 会须共跨青溪鹤,点易寒窗伴老仙。
邵桂子《到夔门呈王待制》: 手挈东风上水关,凤书迎日看新班。 五湖家世乌衣巷,三峡楼台亦甲山。 画戟门开春书永,卧龙帐稳海波间。 安危大计须公等,天定应知即赐环。
邵桂子《古柏行》: 思人谁复念婆娑,窟室崖阴未易磨。 四十团间看溜雨,三千年后数恒河。 不堪与世供狙械,尚许遗民占鸟窠。 从此便名夫子树,匡人斤斧奈予何。
邵桂子《海蟾》: 三足老蟆太阴精,夜载阿姮朝帝庭。 澡形不假桂花露,背负金轮浴沧溟。 腾腾跃起几万尺,痴腹一团露骨圆。 睨目光射蛟宫寒,海若天吴难遁迹。 腹中万斛蝌蚪藏,吐作列纬森光芒。 晓骖六龙驾羲驭,腾踏未必输飞黄。
邵桂子《饯魏州判鹏举》: 松下吟哦几唱酬,却携螃蟹饯监州。 稳挑书担去环碧,频寄诗筒来雪舟。 毕姓弟兄千里月,故山泉石一天秋。 葛峰隐者如相问,为道瓜侯已白头。
邵桂子《疏屋诗为曹云西作》: 草菜可食,总名曰疏。品题有圃,树艺有书。 衡纵町畦,周绕屋庐。缭以樊垣,经父沟渠。 晨出抱瓮,夕归荷锄。有蔓必薅,有蝗必驱。 风披雨沐,日暄露濡。穉甲怒生,嘉苗蔚敷。 芥薑杞菊,韭薤蒜葫。薇蕨藜藿,瓜瓞匏瓠。 楮鸡桑鹅,箨龙棕鱼。马齿鹿角,鼠尾虎须。 薯蓣蔓菁,杜蘅蘼芜。茵陈莪萝,艽兰茹藘。 赤苋银茄,翠荇墨菰。酸浆辣苫,甘荠苦荼。 庖人调胹,园丁拮据。锜煮□緤,筐稆贮储。 椒橙内交,齸醢效劬。以芼以湘,可茹可俎。 维昔尼父,瓜祭齐如。饮水曲肱,其乐只且。 召南苹藻,韩奕笋蒲。知味羡黄,齩根叹胡。 葵蓼饫颙,葱韭厌徐。火芋明瓒,山菌接舆。 庾郎三种,石生一盂。刘参玉版,苏传冰壶。 巢字元修,鲋姓豆虑。菘羔抱孙,蹲鸱将雏。 丝滑露葵,练净土酥。野荠锟钝,水苔脯膴。 饼炊菠棱,鮓酿苞芦。胡麻馈馏,罂粟醍醐。 萍虀西晋,莼羹东吴。芹撷泥坊,藤采丰湖。 沼泪有蘩,江汉有蒌。冈有常枲,洲有接余。 雁门天花,黄河蘑茹。大宛苜蓿,太华芙蕖。 环滁野蔌,盘谷山茹。地饶所产,天茁此徒。 菲葑是采,口腹以娱。落英未莎,初篁未箊。 霜根旋挑,露叶半舒。烹泉石鼎,养火地炉。 色炫匕著,香浮柈盂。气含土膏,味逾天厨。 肥生华池,响鸣辅车。商颜饥解,文园渴甦。 前招麹生,后引酷奴。馔非膻荤,饷非苞苴。 园无羊踏,壤有鼠余。彼哉肉食,俎列豢刍。 心炙椎牛,项脔割豬。春羔秋麛,冬鲜夏朐。 猩脣豹胎,麋臡蟹胥。缁裙解鼋,银丝脍鲈。 羊尾截肪,锦袄脱肤。山肴雉兔,泽羞雁凫。 北馔潼酷,南烹鼁蜍。嗜鼠则鸱,甘带则蛆。 乃笑郑老,烂蒸瓠瓡。乃笑坡翁,梦餐鸡苏。 属厌饕餮,饱死侏儒。语以疏味,能知否乎。 予雅嗜之,日不可无。乃颜兹屋,羞供是须。 宁疏而癯,毋肉而腴。易牙司味,敢告膳夫。
邵桂子《沁园春》: 知是今年,一冬较暖,开遍梅花。有一朵妖娆,塘之东畔,东君爱惜,云幕低遮。小萼微红,香腮傅粉,把寿阳妆取自夸。谁知道,忽移来秀水,深处人家。 清香扑透窗纱。渐仙李秾华无等差。这冰姿一样,玉颜双好,月明静夜,疏影横斜。传语曹林,须将止渴,结子今番早早些。梅自笑,嗔贺新郎曲,待拍红牙。
邵桂子《贺新郎》: 新雨黄花路。看清江、旌旗千骑,使君东去。万里归来城头角,吹彻家山旧处。惜洲鹭、留君不驻。白发遗民壶觞语,笑浣花邻里来襦裤。夸见早,恨来暮。 故人只在山中住。记年时、肠断相望,天风海雨。满鬓星星华发少,君鬓尚今青否。休夸说、神仙官府。玉笥平生清入梦,会有时、乘兴携吾侣。就君醉,为君舞。
邵桂子《满江红》: 离却京华,到这里、二千八百。穷醋大、齐齐整整,岂无贷揭。随地平章花与柳,为天评品风和月。只留得、一管钝毛锥,一丸墨。 初不是,丝绵帛。又不是,茶盐铁。更有苏州破砚,兔园旧册。一领征衣半尘土,两头箬笠几风雪。问栏头、直得几多钱,从头说。
邵桂子《百字令》(念奴娇): 三年幕画,是小试相业,桐阴相谱。协暂拥容心似佛,春在螺山螺浦。白玉无瑕,黄扉倚重,一府中流柱。箫然锦满,扁舟明日归去。 此去南北才名,看青云隐驾,玉阶徐步。共说荆州老长史,宰相须还他做。沙路星明,甘棠人远,无计攀辕住。薰香三祝,苍生正望霖雨。
邵长蘅《夜游孤山记》: 余至湖上,寓辋川四可楼已半月。辋川者,家学士兄戒庵别业也。楼面孤山,暑甚,未能往。七夕后五日,雨过微凉,环湖峰峦,皆空翠如新沐。望明月上东南最高峰,与波溶漾,湖碧天青,万象澄澈。 余游兴跃然,偕学士,呼小艇,渡孤山麓。从一奚童,登放鹤亭,徘徊林处士墓下。已舍艇,取径沮洳间,至望湖亭。凭槛四眺,则湖圆如镜,两高、南屏诸峰,回合如大环。盖亭适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胜。亭废,今为龙王祠。西行过陆宣公祠,左右有居人数十家,灯火隐见林薄。 并湖行二里许,足小疲,坐泠桥石阑。学士指点语余曰:“宋贾似道后乐园废址,在今葛岭;又记称水竹院在西泠桥南,左挟孤山,右带苏堤,当即此地。” 嗟乎!岚影湖光,今不异昔,而当时势焰之赫奕,妖冶歌舞亭榭之侈丽,今皆亡有,既已荡为寒烟矣!而举其姓名,三尺童子犹欲唾之。而林逋一布衣,垂六百余年,遗迹顾今尚存,何耶?相与慨叹久之。孤山来,经僧舍六七,梵呗寂然,惟凤林寺闻钟声寥寥也。作记以游之明日。
邵长蘅《雨后登惠山最高顶》: 雨歇翠微深,山光媚新霁。拄策凌清晨,松杉吐仍翳。 扪萝已数盘,缘磴方屡憩。平芜鸟去没,远浦树如荠。 绝顶惊银涛,始觉具区大。雨沤浮日月,三州萦衣带。 淼漭极无垠,遥天与波逝。群峰散凫鸭,汎汎烟波际。 平生怀壮观,兴惬兹游最。下方隐招提,钟声破苍霭。
邵长蘅《京口行》: 前月有人京口至,向我具说京口事。可怜十万良家子,被驱血作长江水。 马首纷纷红袖啼,城中处处青磷起。玉帛子女委如山,良民痛哭官兵喜。 忆昨海艘蔽江下,艅艎艨艟捷如矢。炮火朝轰建业城,烽烟夜照瓜洲市。 北军病热人马疲,辽人三万一万死。岂无浙军但袖手,将军阵亡中丞走。 天堑之险一苇航,区区孤城亦何有。城中食尽还出降,官吏抱印趋道傍。 釜鱼假息非得已,男号女哭形苍黄。从来兵机有翻覆,龙江关头昼飞镞。 佽飞材官骑若云,死国还能立战勋。婴城既有郎尚书,杀敌复用梁将军。 将军突骑来酣战,虎头燕颔谁不见。腰间血洗大食刀,马上横飞仆姑箭。 追奔逐北旋枯蓬,沿江报捷速飞电。此时官军却入城,苦死鸡犬无留生。 讵有童男贯高槊,似闻节妇悬衣桁。呜呼此事真可吁,屠戮岂异犬与猪。 上功尽拟侯王相,烈焰翻将玉石俱。杀民何锐杀贼怯,尔辈不得夸身殊。 昨夜寡妪哭交衢,骨肉丧尽身羁孤。腹饥足茧但僵卧,日暮哀哀眼血枯。
邵长蘅《送董舜民游五台山》: 我闻云代闲,兹山神仙窟。碑版虽茫昧,图经忆仿佛。 黄河右萦缭,恒岳左嵽嵲。壑凝六月冰,岩嵌千年雪。 松柏森地底,绝顶但石骨。五台五芙蓉,诡状斗奇绝。 东埵古雪峰,俛视见溟渤。半夜天鸡鸣,日照蓬莱阙。 西埵秘魔岩,天池神龙穴。危磴干云霄,复嶂隐日月。 南埵益嵚岑,林麓互蓊蔚。仙花昼缤纷,钟声暮超忽。 北埵覆宿堆,古柏枝郁屈。一气俯大荒,化城时灭没。 中台万仞余,削成表崒屼。下方走雷雨,阴崖缠虹霓。 湾澴太华池,窱珊瑚碧。君携绿玉杖,兹游恣探历。 四月别苏门,青青坡陀麦。五月渡滹沱,褦襶触日赤。 遂登清凉台,结夏住绝壁。跣脚踏层冰。山风冷心魄。 余本岩栖人,颇爱谢公屐。失足辞故山,留滞京华陌。 逸兴坐飞翻,送君徒掎摭。烦君语山灵,后期傥来觌。
邵长蘅《赋赠五十韵》: 泰华因培塿,涓流赴溟渤。凤翙仪高冈,麟游以时出。 圣朝栋梁具,峨峨皋与卨。更闻辟门典,搜剔遍岩穴。 博学鸿词士,有诏徵诣阙。奏赋太和殿,金石殷摩戛。 清越谐璆琳,镵镂讵蛣。三相验讨论,天子亲甲乙。 拔尤五十人,一一枚马列。维时月在皋,既望越二日。 喧喧下明诏,并命登禁闼。冢宰持故事,圣恩特超越。 鸣珮翔凤池,排风羡毛质。我方客京华,枯兀类株橛。 庑下新僦居,畏热脱巾袜。当食闻除书,惊喜失噢嗗。 同时诸君子,与我半胶漆。故欢谐缟纻,提携愧先达。 新交纫兰渮,推挽比蛩蟩。亦有吾宗贤,飞辔偶时哲。 群公既汇征,吾贱亦庨豁。此举良旷典,盛事久雍阏。 科名束缚人,如骥就衔钀。奇士若挛拘,平流得津筏。 嘉祐举制科,得士惟轼辙。三等占久虚,何况二与一。 浩荡蒙殊恩,公等宜惕怵。比闻启史局,行绸金鐀繘。 兹事诚大难,煌煌钜著述。余子何足云,晔寿颇排讦。 龙门扶风后,庐陵庶顽颉。发凡及起例,郑重非琐矞。 前明三百年,大事凡六七。文皇靖难师,忠臣惨刺剟。 逊国诸名贤,姓氏半磨灭。兴献议大礼,杖戍坌肉血。 三案益纷拏,贤奸慎剖别。呜呼镇抚狱,清流离罗罻。 阉寺内灶炀,盗贼外溃决。民穷赋敛繁,遂令国步蹶。 思陵死社稷,中外多杖节。褒忠自圣朝,阐幽待特笔。 此皆关治乱,件系宜缕悉。微词或隐显,义例严揃截。 我学愧雕虫,我生类蠓蠛。讵能生羽毛,行当返蓬荜。 东涧躬桔槔,南岨茹薇蕨。茅檐日偃仰,简编事繙阅。 庶人岂敢议,草野有公骘。努力期诸公,千秋光史帙。
邵长蘅《蓬莱阁望海》: 我来一蹋蓬莱阁,溟涨高寒岛屿秋。 元气苍茫日月浴,青天出没蛟螭游。 田横五百余荒砦,徐市三千隔祖洲。 缥缈神山不可见,天风万里声飕飕。
邵长蘅《寒食宿迁道中雨》: 下相城边路,春阴困马蹄。 直愁泥滑滑,翻惜草萋萋。 雨挟河声壮,天围野望低。 故园凄绝处,荒冢湿棠梨。
邵长蘅《慈仁寺古松歌》: 前年屡憩慈仁寺,古松苍翠流云气。高枝偃盖撑晴空。低枝攫拏捎厚地。 青天忽诧蛟龙蟠,赤日只疑风雨至。今年重到慈仁来,苍皮惨裂枯幹摧。 一株已遭斤斧伐,一株仅存神郁屈。倔强尚与夔魑争,爱惜或愁雷雨拔。 其余四株稍葱蒨,青青翻是寻常质。我闻此松植自金元年,胡为摧折荒寒烟。 摩挲三叹泪如缕,嗟尔讬根原失所。慈仁寺中大作集,寺门日日飞尘土。 珠玉锦绣走黄埃,日炙风霾气凄苦。孤根不免虫蚁穴,劲骨宁能驵侩伍。 君不见庐山简寂观,高松千尺飘霜霰。白鹤两两巢其巅,仙人羽客时相见。 又不见天台桥畔松,作鳞之而苍虬龙。银河倒挂玉淙淙,樵斤猎火何由篷。 吁嗟乎!人生位置有如此,上马出门暮山紫。
邵长蘅《袁州谒昌黎祠》: 祖龙一炬灰坟丘,烛龙昼暝天帝瞀。西京老翁强解事,手笺口授牛毛稠。 当涂以还乱鼃紫,南岛北索如羹蜩。叶况复丘轲没已远,东西二鸟鸣嘲啁。 帝忧浊世塞糠秕,遣公骑驎下九州。钧韶九奏响阿阁,金钟大镛铿天球。 二鸟缩颈万窍喑,仪凤舞兽纷夷犹。炎州汤沭帝所赐,潮州量移仍袁州。 袁阳山城仅斗大,袁山孱颜袁江流。元和去今一千载,云烟草木荣光浮。 祠屋三间古台下,丹楹粉壁龙蛇幽。丰碑倒薤缠赑屃,公神缥缈应来游。 星旄腾霄轶浮景,挟两苍螭骖素虬。十洲群仙从遨戏,阆圃绁马扶桑辀。 我欲挽公敬下拜,跽陈瓣香公许不。韩门弟子四五辈,翱湜郊籍谁其俦。 天门詄荡公不来,风寒竹树声飂飂。
邵长蘅《雪后登滕王阁歌》: 我携铁笛罗浮回,豫章城头吹落梅。罗浮仙人大狡狯,蜚廉滕六供呵捴。 乱洒梅花遍原隰,千峰一夜争皑皑。晓披白鹤氅,独上滕王阁。 九叠屏风失青翠,琼楼十二垂珠箔。长江灄淼迷孤篷,渔舟藏浦高桅泊。 团团万顷水晶盘,一片寒光幂寥廓。初疑海上浮神山,蓬壶缥缈不可攀。 其物禽兽尽白色,银为宫阙虚无闲。又疑误跨玉虹入月府,玉免抱杵冻不举。 霓裳对对舞仙姝,清虚高处寒如许。回头雉堞堆璨瑳,檐冰拄地铎铃语。 鳞鳞万瓦湿烟浮,旋觉此身尚尘土。忽忆滕阁今千年,滕王蛱蝶随荒烟。 子安退之骨已朽,何况珠帘歌舞当时妍。惟有西山只如旧,此中楼隐多神仙。 洪崖丹灶流银汞,萧史茅龙耕石田。 我欲左携葛句漏,右挽梅子真,径呼玉虬骑上天,云中缟鹤纷翩跹。 或言神仙之说竟茫昧,且饮美酒酡朱颜。 向晚江山转清绝,逸兴拏云坐超忽。夜深蹋雪还上来,挥手寒窗招海月。
邵长蘅《津门官舍话旧》: 对床通夕话,官舍一镫红。 十年存没泪,并入雨声中。
邵齐焘《送顾古湫同年之荆南序》: 别方不定,万族共其销魂;秋士多悲,四戚纷其在抱。品物恒性,皆怀求友之欢;含生大情,咸有慕徒之恋。至如及关闻叹,登岳流谣。郊路班荆,河梁携手。羁旅别离之际,古人亦皆有不能已者乎。 古湫四兄,日下无双,江东独步。同年之友,一时之杰。齐瑟自奏,见夺盈庭之竽;随照相投,或按中宵之剑。京尘淹久,亟共暄寒;歧路无端,乍乖云雨。粤以建亥之年,仲秋之月,将从莲府,远适荆南。 月明千里,虫吟四壁。风篁凄而轩序凉,烟岚清而林野肃。寒蝉抱树,惊征客之秋心;候雁衔芦,极愁人之远望。指涂衡霍,击汰沅湘。杜汀兰畹,正则之所行吟;陶牧昭邱,仲宣之所游目。涉彼迥路,谢此伦好。离筵召悲,别景加促。执手一去,填膺百忧。 于时,如兰旧侣,顷盖新知,并为歌诗,以慰行役。昌黎之留东野,有愿为云;休文之别安成,还期识路。故人远去,苍黄赠处之言;密友将离,慷慨攀援之意。辄用序而录之,凡若干首,其词云尔。
相关诗词 正如在宗族特征一节中说到,邵姓名人多学者,但当大官或巨富者甚为少见,这或许跟宗族遗传因素有关吧。 见到邵氏本家所著著名诗词艺文数以千计。 以邵平为例,王安石文为他写过一首很出名的诗: 天下纷纷未一家,贩缯屠狗尚雄夸。 东陵岂是无能者,独傍青门手种瓜。 而与“邵平”相关的古今诗词就有几十首,这些人都是当时名家。 例: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岑参) 欲谒明光殿,先趋建礼门。仙郎去得意,亚相正承恩。 竹里巴山道,花间汉水源。凭将两行泪,为访邵平园。
摸鱼儿(晁补之)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 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鸥来鹭聚。 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 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 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 君试覰。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 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春。
东都所居寒食下作(陈润) 江南寒食早,二月杜鹃鸣。日暖山初绿,春寒雨欲晴。 浴蚕当社日,改火待清明。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
沁园春(陈著) 人生功名,在醉梦中,早须掉头。 自南宫一券,尘泥偶脱,前程双毂,日月如流。 蕙帐真盟,菜羹馀味,江上归舟谁得留。 谁知道,有邵平瓜圃,何日封侯。天天又不人由。 奈危世山林也有忧。况青岗不助,晋家风鹤,黑云直卷,吴分星牛。 分寸残生,万千魔障,他事如今都罢休。 关心处,是离离禾黍,故国宗周。
舍弟观赴(杜甫) 汝迎妻子达荆州,消息真传解我忧。鸿雁影来连峡内, 鶺鴒飞急到沙头。峣关险路今虚远,禹凿寒江正稳流。 朱绂即当随彩鹢,青春不假报黄牛。 马度秦关雪正深,北来肌骨苦寒侵。他乡就我生春色, 故国移居见客心。剩欲提携如意舞,喜多行坐白头吟。 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 庾信罗含俱有宅,春来秋去作谁家。短墙若在从残草, 乔木如存可假花。卜筑应同蒋诩径,为园须似邵平瓜。 比年病酒开涓滴,弟劝兄酬何怨嗟。
过南岳入洞庭湖(杜甫) 洪波忽争道,岸转异江湖。鄂渚分云树,衡山引舳舻。 翠牙穿裛桨,碧节上寒蒲。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无。 壤童犁雨雪,渔屋架泥涂。欹侧风帆满,微冥水驿孤。 悠悠回赤壁,浩浩略苍梧。帝子留遗恨,曹公屈壮图。 圣朝光御极,残孽驻艰虞。才淑随厮养,名贤隐锻炉。 邵平元入汉,张翰后归吴。莫怪啼痕数,危樯逐夜乌。
寿春进祝圣七首·文有武备(贯休) 武宿与文星,常如掌上擎。孙吴机不动,周邵事多行。 旰食炉烟细,宵衣隙月明。还闻夔进曲,吹出泰阶平。
定交诗二首效鲍明远体呈晁无咎(黄庭坚) 建酉金为政,摇落草木衰。 除瓜陇亩净,邵平无米炊。 满家色藜藿,诗书不周饥。 平生晁公子,正用此时来。 定交无一物,秋月以为期。 执持荆山璧,要我雕琢之。 破斧不能柯,况乃玉无疵。 危冠论百揆,备乐奏四时。 成功彼有命,用舍君自知。 收身渺江湖,岁晚白鸟嬉。 开径蒲苇中,倚锄望君归。 闭塞乃非道,不才当尔为。
暮到张氏园和壁间旧题(黄庭坚) 邵平不见见园瓜,三径还寻二仲家。 莫道暂来无所得,未秋先已碧莲华。
与胡彦明处道饮融师竹轩(黄庭坚) 井寒茶鼎甘,竹密午阴好。 瓜尝邵平种,酒为何侯倒。 倦须盘礴赢,归可倒著帽。 欲去更少留,道人谈药草。 李白在他的《古风》诗中用“昔日种瓜人,青门东陵侯”,来表示对邵平的怀念。等等。 即便在福州朏山支派,这个仅有三百来户的邵姓村庄,历史上也留下不少很有历史价值的诗作。 如: 邵楚苌 题侍中马燧香亭诗 春日迟迟木香阁,窈窕佳人褰绣幕。 淋漓玉露滴紫蕤,绵蛮黄鸟窥朱萼。 横汉碧云歌处断,满地花钿舞时落。 树影参差斜入檐,风动玲珑水晶箔。
陈翊 寄邵校书楚 爱酒时称僻,高僧自不凡。向人方白眼,违俗有青岩。 云际开三径,烟挂扬一帆。相期同岁晚,闲兴与松杉。
钟明德 巫顶飞云〔钟明德与邵京实深交〕 白云飞去山色青,白云飞归山色阴。时来时去自古今,山亦无语云无心。 有人结庐占巫顶,白石支头卧云影。青霄云起随飞龙,行雨归来人未醒。
邵京言 谒宾虞公墓有感 咄嗟坟畔化为童,古柏森森倏尔空。多少行人遥指盼,那知枭獍莫牢龙。 几傲当年霜雪侵,况经烽火仍林林。先人手植今何在。长使儿孙泪满襟。 注:札曰:君子虽 贫不鬻祭器,虽寒不衣祭服,为宫室不斩止木,云噫不图,公墓树数百株己历五十余年,一旦遭曾孙之言伐尽,是诚何心忍为手,况属士林中人,乎哀哉!
曾孙京言泣题 登八卦坛志慨 迎雷祷雨夺天工,赤石镌阶为母恫。仁孝立心宜有后。胡然祗此卦图终。 十二世族从孙京卓壁题 注:八卦坛为朏头村十八景之一,为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突出平台,平台上刻有八卦图案,四周几棵高大的榕树,枝叶稠密,浓荫覆地,甚为壮观。八卦潭独特的花岗岩地貌构成了明显的声音回响,端午节前后有“江中不见龙舟来,锣鼓声声八卦潭”之说。 对邵姓十二世族从孙京卓《登八卦坛志慨》诗的大意我是这样理解的:先说八卦坛“迎雷祷雨夺天工”之壮观,接着教导后代说:为了能让母亲也登上八卦坛观看此景,特意“赤石镌阶”。而“仁孝”应放在心里呵,这道理而且要教导子孙后代。不应该以为刻了八卦图就算“仁孝”了… 邵姓名人多学者,为中国文化的贡献甚巨。何不号召各支派邵姓本家同心协心共同编写一本《邵姓诗词艺文集》给中华民族文化留下宝贵财富呢! 特选(宋)邵雍(康节为谥号)诗二首,其中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连成一诗的启蒙诗家喻户晓。以餐读者。 邵雍诗《一去二三里》 启蒙诗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另写: 一去二三里, 前村四五家。 高楼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注解:这诗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连成一诗,为启蒙诗,许多二三岁小孩都会吟唱,尤其邵姓本家儿童。 意译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附录: 邵氏起源与《邵氏宗谱》邵姓古作召姓(shào),是周代召公的后代。据史书记载,召公名奭(音读shi 式),是周文王庶子(第五子),周武王、周公的同胞兄弟,西周初的大臣,与周同姓。姓姬氏,公元前九十三年,为西周宗室。他在周朝初年是位手握重权的大臣之一,因功采邑别封于召(今陕西岐山西南),为公爵,故称召公或邵伯。他曾佐周武王灭商,被封于北燕。建立燕国后,由邵伯的大儿子掌政燕国,自己仍留在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西北镐村附近)任职。周成王时,召公任太保,是周朝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一),与周公旦分陕(今河南陕县)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他常巡行乡邑,曾在甘棠树下决狱治事,在他的治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诗·召南》有《甘棠》篇记其事。后因以“召棠”为颂扬官吏政绩的典故。子孙世袭召公之位。他去世后,子孙也被称为召公,在成、康、厉等王朝中担任要职,曾为“周公东征”和“成康之治”作出过重大贡献。至周厉王时,厉王暴虐无道,禁止百姓议论朝政,这时的召公虎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著名论断劝谏他。数年以后,周朝衰落,强秦在西方兴起,召公的封邑也被秦国吞并。失去封地的召公及其子孙为纪念故土,便在原封邑名称“召”旁加上“邑”字,使二字合而为“邵”,并把它作为自已的姓氏。 《古今姓氏书辨证》说,“召公”后裔孙穆公虎至简公盈,皆袭爵士,为王卿士,即召。公元前九十三年的后代有一支世袭召公,一直是周朝掌管国家政事的官。周厉王暴虐无道,国人意见纷纷,召穆公虎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水”的道理劝谏,历王不听。公元前八百四十一年,国人起义,周厉王逃跑,召穆公虎把太子静藏匿在自己的家,遭到国人围攻,他以自己的儿子替太子死。历王死后,他又拥立太子静继位,即周宣王。 据《通志·氏族略》载,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召公别受采邑于王屋。王屋今属河南济源市邵源乡,位于王屋山西南麓,西恒山西坦曲县 63公里,东距济源市42公里。故《辞海》注为:在今山西垣曲东。召公的后代散居于今陕西、河南的许多地方,春秋时期,他们以采邑为姓氏,就是召氏;至战国时期,住在今河南的汝南、安阳一带的召氏,因避事在召字旁加“邑”,形成邵氏。此即《氏族博考》所云:“召与邵,春秋本一姓,后分为二。汝南、安阳之族皆从邑”。 后代邵(召)姓人尊奉召公,为邵氏得姓始祖。 |
上一篇:邵家两个小娃
下一篇:邵家邵荣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