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血推荐电影-蓝风筝

[ 2006-07-02 02:07:50 | 作者: wrrx ]
字体大小: | |
uploads/200607/02_020839_200544176301.jpgMM D5 荷兰2区复合

M9 简装D9 荷兰2区复合

MM/M9 特别搜集到全球最佳版本也是唯一D9版:荷兰2区版,市面独家推出!

出品年代:1992年

出品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

编剧:萧矛

导演:田壮壮

演员:吕丽萍、李雪健、濮存昕

剧情:本片透过小孩铁头的眼光,反映了自1953年至1967年的大陆历次政治运动。女主人公是铁头的母亲陈树娟,—生际遇坎坷。第一任丈夫被错划为右派,在北方劳改时被倒下来的大树压死。好友李国栋为照顾铁头母子,成了第二任丈夫,但在大跃进后期的大荒积劳成疾致死。第三任丈夫是老干部.在文革中被造反派批斗致死,她也被划成反革命分子。本片以悲哀、灰暗的基调讲述几十年的故土旧事,透视埋在历史灰烬下的人的命运。

背景:《蓝风筝》是第五代导演执导的电影当中最直面政治历史的一部作品,但由于影片有香港及日本资金.故得以日本影片名义参加国际电影节。曾获日本第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奖。但由于中国电影代表团为此愤而退出东京电影节,因此该片与导演所受到的处罚最为严厉。
电影《蓝风筝》制作出品于历次政治磨难创痛不去的 1993 年。纵观事态,这部影片与时下的其它中国第五代导演 1 )的影片,例如电影《活着》,代表了这代电影人对历次政治运动于世人生活创伤的抗争和反思。历次的政治运动对生活的劫难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影片《蓝风筝》和《活着》与许多其它的中国电影一样,通过对一组家庭生活经历的描述,从一个微观世界的具体事例剖析文化和历史事件对生存环境的影响。影片《蓝风筝》运用视觉影像延伸的寓意联系到中国自身的历史文脉。影片中围绕陈树娟前两位丈夫展开的一些视觉符号,与蓝风筝这一移用的道具本身,共同作为象征寓意的载体,同时体现了田壮壮对那一段充满人间梦幻理想的生活经历的真实感受。沉睡百年,梦断无期。

影片中一些意义攸关的象征意念构成了《蓝风筝》视觉叙述的语言,一些象征的意念作为先导的语符预示着后来事态的发展。有别于影片中一些象征语符的单维所指,比如,玩具马(一件工艺瓷塑)预示着林少龙的死亡,光线预示着陈树生的失明等等,蓝风筝作为象征语义的主线贯穿整个影片,引伸影片更为广泛的寓意。象征分为意象(比如光线)的象征和物体(比如玩具马)的象征,后一种象征在影片中相对来说至关重要,本文意在借助这一象征的语符,分析影片的内在涵义。

影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讲述了树娟的三次婚事。前两次婚事中分别借用了两件可以联系到中国民风的小道具,既作为先导的语符预示着前两任丈夫的死亡,又反映了易以表相推论吉凶的民间习俗。


第一个象征意念的小道具是摆放在玩具山羊旁边的一匹玩具马,这是李国栋送给陈树绢与林少龙的结婚礼物。正当树绢与少龙的婚礼在进行之中,正当人们在高歌革命歌曲抒发豪放之情时,这匹玩具马的头折断了。树娟一家在家庭的婚筵(婚筵之中姐姐告诫树娟要拥护革命的崇高目标)之后,林少龙注意到了折断的马头并想方设法将其粘上。随后树绢和少龙二人翻弄着传统的红盖巾,树绢骑在少龙的背上,在洞房嬉戏。骑在背上的意象让人们联想到那匹玩具马,与白色的玩具山羊并置在一起的绚烂玩具马又让人们进一步联想到少龙(少龙生于 1930 年,按中国的说法,属马;树娟生于 1931 年,按中国的说法,属羊。仍然按中国的说法,属相般配)。当树娟搬离久往不愿的旧地时,红盖巾和玩具马最后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

第二个象征意念的小道具就是李国栋(树娟的第二位丈夫)在春节为继子铁头制下的纸灯笼。邻里的孩子每人都有鞭炮和灯笼,为了铁头与孩子们一道玩耍,李国栋为铁头准备了一个灯笼。附合马形图案 2 )的球形灯笼,虽然很难说寓指了二人的结局,但是让人们很自然地参照先前国栋送给少龙那匹玩具马。铁头在与邻家孩子一道玩捉藏游戏时,被燃放的鞭炮惊吓,不意烧坏了手中的灯笼,跑回家中,国栋说,会再为他买一个新的(正如,铁头的风筝挂在树上,铁头的父亲少龙说,会再为他糊一个新的)。紧接着,当国栋从椅子上站起时,摔倒在地,再也没有起来。从影片中我们得知,国栋死于健康的原因,归属生活处境造成的“过度操劳和营养不善”。“大跃进”记忆了质变与量变的主观臆想。

玩具马和马形图案的灯笼与十二生肖的泛泛关联,在浅显的层次上申明了特定的中国文化的表相符码,象征的意象既反映了林少龙和李国栋作为中国人的生存体验,生存的体验又折射了时下中国文化暴政的历史基因。“马的符号”象征着林少龙和李国栋基层百姓的平民身份(出身于劳动阶层,不属于“文化”高层),象征语意的递进提醒人们注意到陈树娟三位丈夫(影片的三个部分)处于不同的政治斗争的生活背景,加深人们的印象:林少龙死于“整风”运动,李国栋死于“大跃进”时期,陈树娟的最后一位丈夫则是死于“文化大革命”。

围绕林少龙和李国栋的象征语意在影片中不时地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蓝风筝在整个影片中的象征语义最为举足轻重。影片一开始,在出任人员的字幕之先,蓝风筝即出现在观众的视线之中。苍白泛亮的银幕上,蓝风筝飘然悠悠,苍白的背景制造梦境的幻觉。随着背景渐渐转暗,幻觉顺势,人们清晰的意识到蓝风筝悬浮在阴沉昏暗的天空。之后第一个镜头亦是从高远的角度推进平视的中国街道——一目不二的中国街道。

蓝风筝的再次出现是陈树生第一次向妹妹陈树娟一家引见他女朋友的情节之后。当树娟和少龙走进院子,一群孩子正围在一棵树下,当他们看到一个男孩爬到屋顶试图取下挂在树上的风筝时,少龙劝说孩子下来并答应回头给他糊一个风筝。随后的镜头是少龙和儿子铁头在院子外放风筝,这个镜头或许可以说是整个影片中最充满理想化的镜头,也是表现少龙和铁头相处相伴最幸福的场景。这时女房东走过来与少龙谈话,镜头突然切换到少龙工作的图书馆,正当少龙在一条写着“大鸣大放帮党整风”的红色横幅下走过时,红色横幅落下来蒙住了他的头,象征的语意因果双关。之后,林少龙和李国栋与一位朋友在家中午餐时,得知这位朋友在他们俩不在的情况下代表他们俩给党提了意见,此时,铁头从外面跑了进来说:“我的风筝飞走了”,不久他的父亲也将体验失去自由的经历。少龙还是允诺给铁头再糊一个新风筝。蓝风筝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影片的结尾。铁头为了救他的母亲陈树娟遭到红卫兵的殴打,血污涂面的铁头躺在地上,残破的蓝风筝挂在枝上,相顾相怜。

蓝风筝,像柯尔律治( Coleridge )笔下的信天翁,遭遇难以救治的创伤,或像兰斯顿·休斯( Langston Hughes )诗歌——梦想迟迟不至。高高飘然于空中的蓝风筝作为理想的象征,象征着政治的自由,起码象征着摆脱封建帝制党阀独裁遗风的理想,不同于国民党 3 )式的统治。影片中总是出现希望得到蓝风筝的孩子们。蓝风筝表现了中国人自 1911 年开始一直未能实现的梦想。马的符号表现了中国百姓的梦想被 1949 年以来声称为人民大众谋幸福的共产主义政权彻底粉碎。影片从斯大林的去世开始,结束于文化大革命。田壮壮对当时发起的一系列全国性的政治运动给予了明确的评述。一只“马”死于党的整风运动,一只“马”死于全民大跃进时期,最终所有的一切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地狱般的劫难,风筝残挂枝头,今天蔓延于整个中国大陆的物质风潮是对当时理想误区的反叛。田壮壮蓝风筝的深刻的寓意,并不在于批评时下的政体;现在依然如是。而在于揭示了其制下美好自由梦境的幻灭并且被完全弃置,宛如挂在树上的蓝风筝破败不起。

注释:
1 、 “第五代”指文化大革命后第一届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导演群体。
2 、 或许可以暗示“文化大革命”开始的 1966 年,马年;铁头生于 1954 年,马年。
3 、 KMT - Kuomintang, or “nationalist party.” The party founded by Dr. Sun Yat-sen which forced the last emperor, Pu Yi, to abdicate the throne and created the Republic of China. Today, the Kuomintang is the opposition party in Taiwan, whose official name is still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since the nationalists retreated to Taiwan after the communists took over the mainland in 1949.
[最后修改由 wrrx, 于 2008-01-05 23:24:21]
评论Feed 评论Feed: http://www.ssiww.net/feed.asp?q=comment&id=310
UTF-8 Encoding 引用链接: http://www.ssiww.net/trackback.asp?id=310

浏览模式: 显示全部 | 评论: 1 | 引用: 0 | 排序 | 浏览: 4608
引用 森林大盗*
[ 2006-07-14 21:48:45 ]
DOWN完了,但还没找到时间看,SS推荐的应该都是经典.

发表
表情图标
[smile] [confused] [cool] [cry]
[eek] [wink] [sweat] [lol]
[razz] [redface] [rolleyes] [sad]
UBB代码
转换链接
表情图标
悄悄话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验证码 *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