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罗大佑的音樂中国之旅

[ 2006-02-06 21:09:49 | 作者: wrrx ]
字体大小: | |
原刊於香港'青年人雙周刊'
第十五至二十七期。即1999年1月至7月。

探索羅大佑的音樂中國之旅(1) 文﹕靈獸

緣起

一言驚醒夢中人。

日前看到一中文樂評人在報章上說,另一個世紀快來了,意味著要紀錄、整理
和總結這個世紀的中文流行音樂史了。有趣的是,中文流行音樂雖廣泛流行於
兩岸地區,但其實彼此的地方色彩是那麼的濃烈。至少在香港,國語歌和兩岸
唱作人(SINGER—SONGWRITER)的作品,雖同樣以中文為主要媒介,但絕非每一
位和每一首都都可以在歌手的生長、發展地區以外為同胞認識和接受的。台
灣的伍佰令藍調、搖滾和樂團現場演出不再成市場毒葯,可是那兒有多少人知
道香港也有位忠於搖擺和爵士樂的夏韶聲?而在在台北市商場的時裝店內也播放
港星廣東歌時,香港又有多少人願在精選輯越來越多的今天,聽一下同樣是談
情說愛,甚至有點台灣地方情懷的台語歌?對於大陸流行音樂
的認識,兩岸更是對政治一樣冷感。

筆者猛然想起羅大佑—一個曾令兩岸都家傳戶曉的名字。他最近的作品是九五
年出版的,他的近況有人問無人能答。不過,在十多年前兩岸同胞仍不可相往
來時,他已經以音樂和文字,在情歌仍是大宗的中文流行音樂,開拓一條批判
、自省、抗議色彩濃烈的歌路,而且這條路一直都有探索中國人命運的主題。
這在風雲變幻的兩岸局勢中,不得教人佩服他多年來的堅持和勇氣。

在中文流行曲的地方色彩日漸分明的今天,我們來回顧和探索一下羅大佑如何
在歌曲中為中國人把脈。羅是位多產唱作人,除了所有作給自己演唱的作品外
,還有作給其他歌手唱的,他也曾替電影配樂,另也出版過兩張演奏輯。為了
便於討論,這裡只選了羅本人創作及演唱的作品來談,題材則集中於談時局和
有中國式情話的作品。

創作歷程中不脫關懷中國人命運

羅大佑自八二年四月出版的〈之乎者也〉,便述說對其生長地台灣—中國的一部
分的一些感覺和體會。
而到了後來的歌曲,他把眼光開闊到關注整個人類,不過仍有個別寫台灣感覺的
如〈吾鄉印象〉等。
他八四年出版過〈家〉專輯以後,到了紐約旅居五年。

羅八八年重新出片,就是哄動一時的〈愛人同志〉。八九年首次替電影配樂,是
張婉婷執導有關中國人移民題材的〈八兩金〉,並出版原聲帶〈衣錦還鄉〉。九
一年,他把工作基地遷移到香港,成立「音樂工廠」製作公司。之後他開始和一
班香港歌手,如袁鳳瑛、蔣志光、夏韶聲、軟硬天師等合作,出版兩張廣東合輯
,裡面與意籍音樂人花比傲(CARLI_FABIO)合作作曲與編曲工作,由香港詞壇早負
盛名的林夕負責廣東歌詞。而他本人也唱了些講香港時局變化的作品,令港
人戌菑K十年代的〈東方之珠〉後,重新認識他。當時羅大佑也曾為〈東方日報〉
寫專欄,對兩岸局勢提出過意見。而他也開始在語言上「回歸」,在台灣出版首
張有台語歌的個人專輯〈原鄉〉,主要是談台灣歷史變化和對台灣人命運的期許
。此時的羅大佑也開始為台灣不少知名歌手製作專輯,個人專輯開始減產。

他於九三年為著墨泰北前抗日國軍事跡的電影〈異域II﹕孤軍〉創作主題曲,翌
年出版了〈戀曲二零零零〉專輯。這也是他最「近」的國語專輯。他隨後再出版
一張仍以香港為創作基地的純音樂專輯,便回台灣,成立「寶島OK合唱團」,出
版了兩張以諷刺台灣時弊為基調的台語專輯,不過從外間評價、宣傳和銷量看來
,都遠遜於〈之乎者也〉以來的震憾。

〈之乎者也〉檢視中國傳統文化的愛與恨

這張專輯在中國文化上念舊批新,其音樂表達形式和批判精神均源自西方。反省
台灣庸俗現狀,懷念昔日純樸,是羅的音樂中國的旅程開端。

大碟內的第一首歌,是「鹿港小鎮」。鹿港鎮位於台灣中部彰化縣的西部,是一
個歷史文物遍佈的名鎮。四個多世紀以來,西方殖民者和明代鄭成功來台登陸都
經它,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而且因為是在台灣西部最近大陸的地點之一,所以
那兒自漢人開墾台灣以來,便聚居了不少大陸沿岸福建、廣東漢人移民,他們到
了台灣,主要是來尋找新生活,但受到中國人傳宗接代的觀念影響,把福建、廣
東漢人的傳統文化也帶到尚未開發的台灣,形成鹿港古蹟處處的今天,尤以福建
人的媽祖廟為特色。不過,由於日本統治台灣以來,台灣的政治行政中心都在北
部,特別是台北,所以為了便於貿易,一般台灣的工商業機構總部都在台北,連
帶那兒也成了台灣主要的工商業基地。又因首都在台北,政府也因此把台北的建
設和都市規劃編得較完整,卻令台北以外的地區,尤其是中南部發展都遠遜「首
都」。而一般中南部人民,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都遠離家鄉,來台北謀生。可
是,工商業的蓬勃發展,令人在創造財富時都爾虞我詐,不免令少見世面的中南
部青年失望,並懷念起昔日無憂無慮的故鄉生活來。

此曲正是一位住在台北的青年人懷鄉的心聲。他之所以懷鄉,是因為台北不能讓
他實現理想﹕「台北不是我想像的黃金天堂,都市裡沒有我當初的夢想」。於是
在歌裡出現的,是他對故鄉鹿港的懷念。那兒不但是他父母的老居,也是他認識
初戀情人的地方,還有媽祖廟裡的祈福者、街道、漁村,這些歷久不變的鹿港鎮
的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和物,都是他在台北都會尋理想不獲的失落下未遺忘和受污
染之物
。歌詞的最後,引了家鄉門上一塊斑駁木版上的話﹕「子子孫孫永寶用,世世代
代傳香火」,向那些在尋求物質的富裕、文明甚至崇洋的台灣人一記當頭棒喝。

懷念過去好日子的作品,還有我們熟悉的「童年」。裡面的校園蟬聲在夏天常聞
、同學常窮得無法買到小賣部的東西、關心漫畫書內的劇情發展、渴望談戀愛和
長大成人的心情。雖然是寫台灣的校園生活,但又何嘗不是你我在學生年代的一
些點滴?怪不得後來張艾嘉翻唱此歌,甚至蔡國權把它的詞改成廣東話香港版,都
仍流行一時。

七、八十年代的台灣,不少四九年移居台灣的外省人都有懷鄉的詩作。羅也把這
些人的心聲入詞,配以合聲和溫柔清淡的吉他聲唱出來,再搭配混音效果,把詩
中對家鄉懷念之情烘托得更有張力,讓人感受到八十年代初外省台灣人離家四十
年卻不可歸的哀愁。「錯誤」便引用了名詩人鄭愁予的部分詩句﹕「我打江南走
過/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我達達的馬蹄是個美麗的錯誤/我不
是歸人/是個過客」。而「鄉愁四韻」則用了余光中的詩,余求得到家鄉的長江水
、海棠紅等自然景物,以土產借代家鄉,是另一種懷鄉手法。這些都是七十年代
風行港台知識份子間的文學作品。詩人把那種當年有家歸不得的心情,化作了一
絲絲的鄉愁。但那只是這些有離鄉才有鄉愁的外省人的心聲,羅本人是在台土生
土長的福建客家移民後代,對於課本上的中國大陸,只是可聞而不可即,怪不得
在他心目中,對岸景物只是一些名字﹕「黃河也變成了一條陌生的流水」、「雙
手擁抱是一片國土的沉默」、「少年的我迷惑/攤開地圖/飛出了一條龍/故園回
首明月中」(上面三句皆見「將進酒」)

然而總是懷舊,不去批判現狀,社會是無法進步的。大碟主題曲「之乎者也」,
五言歌詞夾雜著一堆虛詞之下,批評台灣過於盲從「尊師重道」的美德,使它成
了一僵化的教條,讓學校的老師只會以剪刀對待髮型不合校規的學生;民歌也為
了怕開罪審裁歌曲的機構,不敢以反映和批判社會真象為己任,只好談些風花雪
月無關痛癢的瑣事。羅對對著不敢有主見的社會唱道﹕「現在聽聽我們的青年他
們在唱什麼/但是要想想到底你要他們怎麼做」。其實大家都在乎這些不健康的現
象,但為了「以和為貴」,一方面呼呼口號,但又睜一隻眼,結果一輪運動下來
,還是袖手旁觀。這大概是中國人的悲哀。

正因對台灣社會如斯多的不滿,羅才會在歌中向老鹿港問好、回憶童年的好日子
、感受外省詩人的懷鄉情、表達對祖國可望不可即的態度。他大概沒想過,對於
中國的思考,不是一張唱片能表達得完的。(第一部分完)

先人為後從天命的人生觀

羅自第二張專輯開始,對人的關懷,從中國人擴展到全人類。如反對文明禍害下
一代的〈未來的主人翁〉、訴說對人生疑惑的〈耶穌的另一個名字〉、〈我所不
能了解的事〉等等。不過,他仍有個別述說台灣印象的作品,如〈吾鄉印象〉。
這首歌是由吳晟填詞的,是羅的作品中少數由他人填詞的作品。它寫的是早年的
大陸移民在台灣的心態和生活。在這些拓荒者眼中,天空是一片「無所謂」的藍
天,居住地左方的山影,也是緊貼在他們的臉上,而他們住的地方,也是長不出
榮華富貴和奇蹟的土地,但他們仍辛勤耕種和灌溉,「繁衍他們那無所謂而認命
的子孫」。這首簡短的詞,描繪了一幅樂天知命的農民生活圖。地點說是「吾鄉
」,指台灣或大陸也說得通。但文化上肯定是屬於中國的,因為中國農民的性格
,是有溫飽即可度餘生的樂天知命性格。這和西方人用於和自然博鬥和開拓的性
格很不同,羅也沒可能自比為西方人,以西方人的原居地為「吾鄉」,所以意境
上該是中國的。

八六年出版的〈未來的主人翁〉專輯裡,還有一首「小妹」。這首作品顯然是寫
給歌者一個喜愛的女孩子。但至於她是他的情人還是妹妹,則難以辨識。唯歌者
在詞中對小妹流露的愛意,是給她在風中添衣,給她展示舊照懷緬過去,更叫她
堅強一點去面對命運。但當看到中段「醉笑看人間的無聊與是非/醉臥與父靈同
睡」時,則此歌很明顯是歌者寫給亡妹的。而在歌者一面安慰小妹,一面看世界﹕
有城市的苦惱,有困擾的流言,歌者並不快樂。這首歌的內容、場景的舖排,跟
聞一多寫給忘女的詩「也許」非常類似,不過它和聞作不同的是,它的每段的字
數句數都沒有限定,甚至偏近自由詩派;當然,另有不同的是這是一首譜歌的詞
,和恐怕是歌者的宿命觀﹕「該去的會去/該來的會來/命運不能更改」、「命運
早已註定這紅樓的一緣/這宿命中難捨的因緣」歌者這種一切由命運安排的看法,
很難叫人相信是掀起樂壇自省風潮的羅大佑的作品。然而羅這種宿命觀,和他對
中國人期許自保尊嚴﹕別忘自己黃色的臉的說法看來卻又是相通的。也許在他認
定的是「先盡人事而後天命」處世態度。羅在其後的作品裡,談時局「事在人為
」的積極、向上天期許中國人本相永存(風雨過後仍是黃色的臉)、感情上從天命
的看法,都在在構成了羅談中國人命運的歌曲的中國特色。而同樣有感情事問「
月娘」從天命的羅作品,還有羅在香港「音樂工廠」成立後出版的〈皇后大道東
〉內梅艷芳主唱的廣東歌「似是故人來」,和同曲異詞,鳳飛飛主唱的台語版「
牽成阮的愛」。不過這等中國式情歌在羅作品中只是偶一為之。

〈愛人同志〉漸走出台灣

唱詠台灣史地的作品,是羅在以歌曲來表達對中國的感懷的起點,直至〈愛人同
志〉的出現—羅於八八年自紐約回台灣發展後的第一張作品。羅這張專輯,在題
材上擴闊至關懷兩岸的中國人,他開始在批判和懷舊外有期許。在製作上,雖仍
靠一兩位音樂人幫助,但已由早期的日本大阪朋友山崎稔、三枝成章等,轉用兩
岸的臉孔﹕魯世傑「香港鼓王」DONALD_ASHLEY也編了專輯內的一曲。樂器也不
只是吉他和鍵盤,而是也用了中樂的簫、笛、鑼、箏等,部分作品也找來十多人
作合聲,效果聽起來有點嚴肅,像是「黃河大合唱」。歌詞的修辭,也用上中國
文學的對偶、疊字等。是羅正式揉合中國意象和西方搖滾風格的一次實驗。一如
本專輯的台灣版封面那樣,是在黑色的抗議態度中沾有一點黃色的血。這一點「
黃血」,也許就是他對中國人期許的象徵。

大碟主題曲〈愛人同志〉裡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連串大陸政治術語。歌名
有「同志」一詞,莫不令當年正值解嚴的台灣人感到耳目一新(但其實國民黨早
年對黨內幹部都可稱「同志」,只是後來中共對黨內幹部也有同樣稱呼,國民黨
也漸漸不用而令人淡忘其來由。至於另解釋為同性戀者,則只是此歌誕生多年後
才有。),因為台灣人一般都知「同志」之義兼中共「專用」詞的性質。歌內另一
些曾在火紅的年代中活躍過的詞語,也有很多讓台灣人年青一代感到新鮮,讓部
分「反攻大陸」情緒未退的外省人看過來﹕口號、批判、鬥爭、樣板、左、右,
這在對岸改革開放近十年後再現,而且是在一度被貶為「靡靡之音」的中文流行
曲中,就不得不令兩岸同胞關心起來了。不過,羅在歌曲中政治術語的運用,也
就開了先例,成為羅大佑歌曲在中文流行曲的一個標記。

此歌的第二個新意,應該是以對政治的忠誠來論愛情了。「妳像一句美麗的口號
揮不去/在這批判鬥爭的世界裡/每個人都要學習保護自己/讓我相信妳的忠貞/愛
人同志」聽起來是非常轟烈的,但細心發現下,其實只是「在冷漠的世界裡,我
有決心要與妳相守」的同樣說法而已。不過,這樣用了中國政治術語的情歌,不
也像極了火紅年代中國人的說話方式嗎?我們甚至可以假設和推想,當年的戀人是
這樣說話的。他喜歡她的,是一種忠貞,那忠貞是一種態度,對政治立場、某段
感情、某個情人甚至是歌者都可以,而她的忠貞對象也可以和歌者一樣或不一樣。
歌者喜歡的只是她的一種專一、有原則或純潔的態度。這首歌唯一沒提的,是
「他」要在和「她」政治立場一樣時才一起。若有說明,也許更像一首火紅中
國的情歌。所以筆者認為,羅只是借火紅年代的熱血青年對政治局勢的狂熱
態度來比喻一種專一的用情態度而已,他並不是有什麼政治上的深意要表達的。
不過,反過來說,其實從政也像談戀愛一樣,要用情專一,也就等同要忠貞,於
是此歌也可以反過來說明﹕對政治立場的忠貞,也要好比對愛情的專一,於是此
歌又多了一個解讀角度了!這種主角可互為表裡的表現形式,恰如本專輯的港版封
面那樣,是一個帶著黑色太陽鏡不苟言笑的羅大佑對著一個嫵媚的女子樣。愛情
,不論以人或政治為對象,都要專一為上。

〈黃色臉孔〉是一首為傳媒忽略的遺珠。若說〈愛人同志〉的歌詞轟烈,那麼這
就是波瀾壯闊﹕它是一首以祈福方式唱出對中國人的尊嚴的期許的作品。「一樣
的手/一樣的血/一樣在艷陽普照下點點生存/假如你張開的雙眼/給我一點心照的
宣言/給我一張風吹雨淋後依然黃色的臉」羅創作此歌,取材自美洲的民謠「印第
安歡呼曲」我們聽此歌裡的「黃色的臉」,則多會像聽〈東方之珠〉一樣,想起
是代表中國人。印第安人和中國人,既同樣有著黃色的臉,也曾是一個地方的拓
荒者,一族在美洲,一族在黃河流域。在歷史上,同樣受過外來侵略者霸佔其原
居地和受過殖民統治,令他們在政治和經濟上的自主權被剝削。至羅生活的八十
年代,雖兩個民族的遭遇是有明顯差別的﹕印第安人雖有自己的居地,但從未有
自己的國土,世界版圖上,他們仍是少數民族,經濟上仍貧窮;而中國人,在抗
日戰爭後擺脫了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列強殖民統治,但至今兩岸仍未統一,經濟上
雖富,但政治上當年未堪稱大國,而且兩岸時有磨擦。羅現在把兩個古老民族的
祈福放到同一首歌裡,他渴望見到兩個民族的人,在歷經風雨後,面不改容,意
味著他渴望見到的是這兩個民族的人都要活得有尊嚴,他更提醒我們﹕「聽說那
是一個相同的夢/聽說那是一個相同的心」羅的苦心,真是可見一斑。化期許為祈
福於中文流行曲中,而且是祝願中西雨個古老民族,他的視野之闊和奇,還有內
容和表達形式的前衛,都是只此一家,後未有來者。

但他的願望,就在〈京城夜〉先實現了,而且今次顯然是屬意中華民族。歌一
開始,是一種近乎中國古代皇室氣派的電吉他彈奏,然後是由十多人組成男合
聲以和前奏同一節奏讀出一些形容熱鬧的四字詞語﹕「風聲蕭蕭/大雨滂滂/雷
聲隆隆/殺氣騰騰/煙幕重重/人聲嗡嗡/鼓聲咚咚/鬧熱滾滾」是一個中國式的意
象、樂器交織成的熱鬧歡愉場景,鋪好了場景,主角出場了﹕原來是一股萬眾期
待、來自四面八方的黃色火焰,它們是一股持續「上昇的怒火」、「擴張的傳說」
。很明顯,羅在描述黃色種族在一片歡愉氣氛中冒起的景象。這個主角在下文中
別具意義﹕「煙花的種子與火焰的種子/在你的夜晚和我們的夜晚/張開了繽紛的
翅膀/照耀一個城市未來出現的轉變」這股黃色火焰,原來是上昇的煙花發放出來
的。但它是在一個熱鬧的環境下出現,在人群上空飛揚,在「你的」和「我們的」
夜晚。歌者甚至認定這股煙花甚至是某未來城市或甦醒以後的新貌。這句詞,讓
人不禁想起〈龍的傳人〉﹕「巨龍巨龍你擦亮眼/永永遠遠擦亮眼」羅顯然是有意
無意間呼應甚至「實現」了侯德健的民族富強的願望,也許因為都是同一輩人吧。
而他也和侯一樣,希望不分你我的享受這個喜悅的,隱現了他渴望的不只是一種
自豪,也是一個人們認同的身份。而那種在歌中段出現的「HOLY HOLY HO...」的
歡呼,和歌的中式格調也許不大協和,不過那個發 音和〈黃色臉孔〉的印第安語
(?)詞是同一種語調的,〈黃色臉孔〉內的祈願就在〈京城夜〉中實現。
這首歌也是本專輯內最注重中國樂器的使用的,鑼(在唱「上昇火焰...」和歡呼
時)和笛子(「張開...」)都有畫龍點睛之效。此刻中國人都不是東亞病夫!

到了下一首的〈明天的太陽〉,羅更集中為台灣人「打氣」。它在說出自身目下
的困境,結果悟出的是認定和開放自我、還要對自己和自己的努力付出的忍耐。
本來這樣的歌詞,作為一首勵志歌是很積極的,但是最後一句,是男合音大聲唱
「MADE_IN_TAIWAN—」這樣,它和羅本人的台灣本位就最明顯不過了。所以筆者
最初看完了歌詞,還以為它是台灣政府為衝出本土進行爭取外交空間持久戰的宣
傳曲!因為羅的作品,雖對建制和社會現象有所批判,但他只是把不滿說出來,並
沒有在歌裡提出解決辦法,更沒有向喊打倒某些人或物或呼吁改革的口號,儘管他
是人們心目中的「抗議歌手」。這個羅式批判的傳統顯然在此歌不再吃重。至於上
一首的中國樂器也不再吃重,在歌的前奏幾個箏琴的音節後就沒有了。看來台灣人
還是想「自主」一下,走出中國文化的包袱和傳統。而事實上,羅正慢慢走出本土
向外闖,但他沒有忘記自己黃色的臉。

細心的羅在製作〈愛人同志〉專輯時,還留意到正受九七問題的香港。於是在香港
看到本專輯的樂迷若在台灣也見到它,會發現不但封面、內頁、曲目的順序和出版
時間(香港版比台灣版晚約三年出版)都有點不同,台灣版為渴望衝出本土的台灣人
炮製了「明天的太陽」,香港版則為正受九七困擾的香港人作了一首「侏儒之歌」。
歌中對香港人的規勸和提醒,顯然是衝著富了許多年但又政治冷感的港人而來的﹕
「手兒要拉/手兒要緊/遠方的巨人招手你要小心」、「手拿著槍桿永遠為了人民」
、「鬥爭的市場/指數迷惑/革命的教條像股票的行情」、「五千年專制恭請你來肅
清/小心革別人命的角色被人革命」、「光榮的戰果/同胞的鮮血織成/偉大的勝利獻
給人民」如此的警告,顯然是提醒港人和「出桿子出政權」的未來主子要有戒心地打
交道,而歌中還有兩三句是講未來主子當年是如何來到北京的,可是這些領導人都是
變幻無常的政爭下的倖存者,令歌者在向港人指示「歷史教訓」時,其實也或多或少
地表達了他對這個從小就聽說是「土匪」的政權一點看法。而最令港人感到詭異的,
是革命的教條像股市般變幻無常,沉醉於搵錢而不理政事的港人若聞,信是不寒而慄
。但和多年前黃霑在「家變」中說﹕「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恒」,卻又同出一
轍,是從沒變過的道理!

這是羅自八十年代初的「東方之珠」後,第二首有關香港的作品。但音樂野心非比尋
常的他,並沒有停止對香港的關懷,反而是把音樂創作基地搬來香港,開始他的第二
個旅居時期、他和香港的緣份。

宋初彈唱詞變成國語勸世歌

「勸世歌」是在台語民歌中的名作。其警世的題材在台灣民謠史上情歌以外自成一
格,內容和地位一如文學史上的言志作品。而羅也特別用了宋詞的起源之一的彈唱
詞體裁,填上勸世式的國語歌詞,就成了國語版的「勸世歌」了。這是一首從內容
到形式都非常中國的歌(詞?)。詞分四段,每段旋律都一樣,各自議論了人世間的
一種人情關係,內容都是不脫中國戀人傳統含蓄傳情、孝順父母、兄友弟恭、善惡
有報的道德價值觀。這首作品還有另一副題﹕別後。也許一個人在別了另一個人或
一個時期,就會獲得新啟發,於是也會勸起世人來。每句詞都是五個字,而且用了
中國古代白話小說的口語化和虛詞(「嘿喲哼嘿喲」),演奏的樂器都是中國的箏和
柳琴。整首歌唱出來活脫脫是一首宋詞。而表達形式方面,第二至四段歌詞說理較
白,只有第一段承繼了中國文學「溫柔敦厚」的「詩教」﹕「手指勾一勾/兩人心
在此/眼神兜一兜/可愛的樣子/轉身掉頭去/誰的俏身影」這幾筆就讓人看到一對戀
人對對方的是如何的深愛和思念,不過歌者的注解更幽默﹕「別時多珍重/別後見
真情」比一些情歌中「失去過才能真正懂得珍惜所有」的說法更有層次和精練。
這一段的寫法是最得中國詩歌傳統真傳的,也是全首歌最具餘韻的一段。不過,這
首看來老土的歌,卻有一個由影帝演繹的廣東版﹕周潤發的「飛沙風中轉」。歌詞
同樣是勸世為主,但內容比較耐人尋味。附帶一提,這首歌收錄在羅的一張新曲加
精選﹕閃亮的日子,八九年出版。

〈東方之珠〉開啟了香港之旅

提到羅大佑以香港為發展基地時,不少人都猛然想起「皇后大道東」。但其實羅與
香港的淵源,始自八十年代中一首沒收錄在他任何個人專輯、卻早已成為香港某些
社區聯誼活動的「飲歌」—〈東方之珠〉。羅這首作品,在幾下鈴聲中的前奏展開
,這些聽來仿如是當年連接港九兩岸的標記—小輪的獨有鈴聲,暗示要埋岸了。他
一「下船」「我的愛人」的香港的問候和祝願﹕他在「小河彎彎向南流」的機緣下
,「去看一看」香港,關心她的風采是否依舊浪漫,又讚她「整夜未眠」,見證著
這彈丸之地的變幻無常。「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彷彿都說出妳的尊嚴/
讓海潮伴我來保祐妳/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羅讚美香港,是在時局變幻
中仍有尊嚴活著的一個女子,只是他擔心在變幻下,她也不過脆弱如夕陽。所以既
關切「妳的風采是否浪漫依然」、「讓我溫暖你那蒼涼的胸膛」。但最後一句和海
潮的共同保祐﹕「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在上面的鋪排下,也引人玩味﹕
歌者是與香港的愛人,又是同一樣的膚色,而他擔心香港在抵風擋雨中受傷下的蒼
涼感覺,更暗示著香港不要在變幻下放棄一己的尊嚴和面目,一如中國人歷經多個
世紀的風霜仍是「黃色的臉」一樣。羅的這種對忠貞之愛,一如他在前面說過但稍
後發表的〈黃色臉孔〉和〈京城夜〉中對中國人振作的期許,也和他在〈愛人同志>
中那種一如政治忠誠的愛的態度。〈東方之珠〉不止是羅對香港之緣份的開始,也
是他對中國人的期許和專一愛情的推崇的開始。

〈皇后大道東〉再續香港未了緣

羅於九零年把他的音樂基地正式轉移到香港。他在香港成立了自己的製作公司
「音樂工廠」,開始製作一系列有關中港時局題材的歌曲。他在香港出的專輯
,盡量融入本港文化﹕除了早年的「東方之珠」之外,都以廣東話演唱,而且
簽了多位香港實力派歌手,讓他們都在專輯中演唱某些歌曲。他又在歌詞小冊
子先說幾句開場白。像在處女專輯〈皇后大道東〉,他便介紹了音樂工廠的特
色,其中一點就是﹕「本廠旗幟鮮明,以生產富中國特色符合香港市情之產品
為最高指示。他似乎預見甚至見證了香港在後過渡期的中國化,大概是以其作
品去紀錄和實驗這個變化。而專輯的封面,是一幅殖民地早年的皇后大道東的
照片,有些不見臉的人向天望著的,竟是中方在港的象徵之一的中銀大廈!它
預示了港人在英治期間最終也會向北望的說法。

「皇后大道東」中,歌者是以以談笑風生的方式,講中英在港角色的此消彼長
,英人在港的地位和做成當天繁榮的貢獻是不變的事實,但隨著九七的臨近,
有錢的港人憂慮未來環境而移居大國做公民,未來主權國的「同志」則隨著政
治或社會角色漸吃重陸續來「搞搞新意思」。那時充滿過去殖民地色彩的東西
將逐一改變,就像交通工具雖不會變,但地方名和(地理上或政治上)路線都會
變。這首歌可以說是一段九七變遷的預言,雖然現在回看,不是完全準確,但
放在當年是六四後的三年,也是後過渡期的開始,市民的心聲確是如此。特別
是在中段間奏,有一段像是唸佛的合聲,不斷說﹕「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彷如是港人在諸多憂慮和猜測的不明朗情況下,仍然(唯有?)對政治煩惱充耳
不聞,而當年在香港也確有很多人是這樣的,也可以是歌者叫人看開點的暗示。
可以說整首歌是羅在香港的港人生活意見備忘初稿。至於歌名為何是用了皇后
大道東而不是其他街名,筆者當年曾聞兩個說法﹕「皇后」是暗示了英女皇,
可作為英國的代表,而「大道」和「東」都是中國才有的東西,可以意味著中
國,皇后大道東」合起來,正意味著由英到中的政權和文化交替,正是當年香
港英國殖民色彩褪卻的境況。另外的說法是,羅大佑當年來港,最初就是住在
皇后大道東的,於是以他對這條街的想法來作了他對後過渡期香港時局的初步
看法。筆者則認為,皇后大道東是一個歷史的荒謬﹕雖名有皇后,但從沒有任
何英國皇族在這兒住過或來訪,最多只有港督偶然巡區才經過。這種名見諸於
權威而真人從不露面的狀況,不正是一個主權國和殖民地之間的長年累月的關
係嗎?

值得留意的是,本專輯終於留了一個位置給「東方之珠」了,這大概是羅要紀
念他來港發展的方向吧。

音樂向北望,還看〈首都〉

林夕以道路規劃作為時局變化的討論依據的詞,在「音樂工廠」的下一張專輯
〈首都〉中進一步發揚光大。〈首都〉在九二年出版,羅開始嘗試把討論的焦
點延伸到中國大陸。不知是林夕的筆還是羅在港居住,較易接收大陸的資訊的
緣故,這張專輯對大陸的看法,顯然比羅十年前「將進酒」成熟和深刻多了,
而在音樂的表達能力甚至勝過「京城夜」,可見一個音樂人如何實至名歸,他
進步的空間依舊無限。

專輯第一首歌「飛車」的知名度遠勝於主題曲「首都」。這是因為它未正式發
表時,它曾被改過歌詞,做為當年無線電視一個逢週二晚播出的講飲講食節目
「食神駕到」的主題曲,而歌詞內的飲食學問趣味盎然,甚至間接宣傳了香港
的美食天堂美譽﹕「蒼天碧海什麼都可食/會吃會喝個人有價值/刀刀叉叉要分
清左右/火窩燕窩上檯講先後/煙酒煙酒日子講新舊/.....無論日意中英美法都
可以任揀」(筆者想問有沒有人知道全首歌詞?如有可以給我嗎?)原版的歌詞卻
是以車妙論中港甚至兩岸局勢,創意無限。「車」在歌詞從一種交通工具演化
成一種意識形態,飛車則是「思想的速度」,要以跑得快的才讓人接受。人們
用車來幹什麼呢?詞中說的是一則當年的頭條新聞﹕走私車回內地。但隱喻的
可以是兩岸或單指中港關係。詞中說﹕「千噸貨車直通海關路」之際,後有警
車在追捕。但偷來的都像東江水那樣沒法轉頭。表面說,走私車回內地固然受
到本地警方追捕,暗示與內地思想趨同或迎合的都受到殖民地的警政機關的狙
擊。而資產階級象徵的房車,也是看時勢氣候來決定進還是退,一針見血的指
出意識形態的多變,著所有本地人(不一定是港人)與別地進行思想上的交流或
接觸都要小心。

歌者也分出各種車的性質﹕單車不容於思想速度要快的飛車慌界裡,所以只是
異鄉才有的溫柔面;坦克戰車這個曾令舉世陷於戰亂的科技先進發明是歷史的
荒謬;但像馬車鹿車等現在不復見的車,都是過時和慢得讓人難受,呼應了前
面說思想速度不快引擎也憤怒的後果。唱到中段,歌者表達了他的願望﹕希望
車們都不用過思想關卡都順暢,不用再忍百變的交通燈色或改道、走崎嶇的老
路,更不用因走錯路線而收告票,可是趕不及人際間談情和時代了。

有意思的是,歌唱到這裡,羅自香港的柴灣開始,自東向中環,再北上九龍、
新界,再入內地經台北直「踩」北京,然後再回到中環。這種一站一站的兩岸
遊,不正正訴說了歌者渴望兩岸三地不再受意識形態束縳自由往來的願望嗎?歌
中所談的對象原來正是兩岸三地,這正是歌中車結的解決之道。

這張專輯延續了上張專輯的嘻笑諷刺風格。「親親表哥」是另一個實驗﹕羅與
當年的廣播界紅人軟硬天師合作,羅唱而由軟硬負責RAP,再加上間奏男女合唱。
這甚至可以說是羅的歌唱生涯的第一首RAP作品。但它和傳統的RAP歌曲中整首都
RAP或由演唱者兼RAP不同。

此歌歌詞談的是一系列九七前中港之間的互動情況。它第一句便說明是一個「
考察特區」的「階級比賽」。於是詞中看到的是,香港人在九七問題所致的中
國化下,如何迎接這個時代﹕對於自已忽然做了內地人一樣的「表哥」,大家
都擺出不同的姿態。有人快快移民,有人想搞革命,有人爭做內地人生意以打
開潛力無限的市場,懶理普通話不好用英文搭夠,有人紛紛上內地買平樓,也
有民運分子被送出國,治安機關拜關帝也不忘拜會公安首長,甚至連演藝界也
多了許多講「表哥」題材的作品,但也有人回內地包二奶,最後還有中英政治
爭拗的「平平彭彭」的代表作。這首歌實是延續了「皇后大道東」的口述歷史
式的時事記錄,多少要歸功林夕的筆。而軟硬的演繹,也正好參與了當年香港
趣談時事的熱潮,而背後策劃的羅就是一個台灣人。港、台兩地的人的配搭唱
內地和香港的互動,恰正是在「親親」「表哥」而已。至於歌中說有人要來港
搞革命,可能北上開分部的「羅大佐」,恰是羅自嘲和幽自己一默,也為自己
來港發展音樂事業做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注腳﹕後來他踏出了和內地樂團合作的
第一步。

專輯主題曲「首都」,則用了一個史無前例的中文流行曲題材﹕首都在國策經
濟主導之下的「經濟化」。經過了十多年的改革開放,而再加上老一輩領導人
開始同意溫飽比空喊老革命的口號時,搵錢是比較重要的。歌的前奏是一種氣
勢有點壓人的弦樂和大合唱﹕「首都/萬里河山千代人物/首都/萬世乾坤青雲路」
。看來有點像是小學社會課本或中學的中史課本形容歷代首都的句語吧?羅在這
歌卻暗地裡推翻這種一面倒的歌功頌德價值觀。上面這兩句詞,文字上不只歌
頌了首都,而有趣的是,羅是親自上北京,由北京人民合唱團唱出的,看來是
為了增加它的張力,讓聽者感受一下「首都」的震懾氣勢吧。但是隨後的音樂
,卻沿著前面兩首的嘻笑態度,有點錢滑來滑去的聲音,讓一首叫「首都」的
歌竟有點讓人唏噓,正如羅在文案裡說﹕首都的門可以動和開啟的,固然讓人
意外,不過原來開啟首都的門,令人炫目的是它的金光。「春秋亂世京師特區
滿城是血路/到星空世紀/京都大開旅遊有得做/天方大國首都集資去籌備建造/
要東邊鬥爭/西邊和解/將數字檢討」原來到了現在開放了的年代,搵錢成了焦
點課題,泛政治化文化已成過去。於是連帶一國首都最需要的,不是如何去保
持自己作為一國政經文化中心,而是如何用它來作「搵錢」的資本。恰如歌的
主旨﹕「何地才是樂土/讓競爭做指數」,既然「自創樂園」才是「法寶」,
而且姓資姓社都無任歡迎,老(革命)幹部都離任了,於是我們可以看到首都
(可以指中國歷朝的,不一定是北京)為什麼經歷了數個世紀的「皇恩」洗禮,
仍要集資建造。是因為戰亂太多太密修補不全,也可以只是人民醒悟到錢的誘
惑才有這股「敬老」的原動力,以首都做為搵錢的資本,令原是氣勢磅薄、充
滿威嚴的首都在一輪開天闢地、建設和競投後,竟是「寸金尺土」,它不再是
讓太上皇居高臨下,看盡帝皇路的好地方了。這是一代皇朝的衰落,也是現在
搵錢多的就是好,政治地位不再那樣重要了。這首百年難得一見之作,表面是
說一個姓社的國度過渡到姓資的意識形態下的寫照。更是中國在嘗試掙脫「聖
人政治」的枷鎖下的陣痛的紀錄,連帶出一國象徵的首都在泛政治文化到泛經
濟文化轉型陣痛下的無奈,也是中國人在錢的推動力下如何放下自己文化大國
的尊嚴的速寫。當年香港同類題材的歌曲並不多,不得不說羅和林夕還是為時
代見證有心人。

羅演唱此歌,是有兩個版本的,一是上面的一般流行曲的有伴奏版,另一個是
清唱版,但只是選了歌中的兩段歌詞清唱,又有少少有點跪異氣氛的音樂襯底。
羅的唱法,聽來像是北京街頭傳統賣藝人的吆喝式唱法,像是給大家一個場景﹕
連見證北京變化的街頭藝人也這樣唱出首都的變化了!不過,羅用京腔唱的是廣
東話,令這個清唱版和它唱的事,如它的背景音樂一樣跪異。也許,姓社環境
下可以變姓資,也是歷史上的一件奇事。這張專輯的封面是一些政治名人的拼
貼肖象。?我們發現,不論如何拼貼,總是拼不出一個人的原來肖像,或許就像
這專輯內對大陸的態度一樣﹕可遠觀不可褻玩吧!

而這首歌正是全碟最多中國化的作品,羅的中樂,不再用樂器,而是「真人上陣」
﹕北京人民合唱團客串和音,他自己也扮北京街頭藝人詠唱首都變化。他和中國
真正埋身了!

羅在此時的歌曲,對中國文化和時局的看法、文字和音樂更趨成熟,他也不是
只在台灣向對岸說三道四,而是把基地搬到香港,和中港音樂人合作,更讓他
對兩岸三地有另一個更新和開闊的視野。他嘗試寫出香港在後過渡期的一些社
會上暗地裡的轉變,特別提到內地和本港的中國人的互動,用的是一個嬉笑和
幽默的方式去唱出來,相比起他早期「之乎者也」到「未來的主人翁」那種橫
眉冷對的憤怒、電吉他一味狂飆的抗議方式,這兩張在表達形式誠然是溫和多
了,觀點含畜些卻更發人深省,這是拜林夕文筆之精鍊所賜。而羅不惜用了發
音不太準的廣東話來唱(記得當年收音機打這些歌上台的年代,筆者確曾聽過有
個別DJ的問聽眾是否聽得懂羅在唱什麼。),顯然是想把這些心聲唱給港人聽的
,用心一如數年前唱「侏儒之歌」和「東方之珠」那樣。可見羅對香港有感情
在,不只是當它是個發展基地那樣「技術性」的。

〈原鄉〉﹕回鄉走一趟

羅在香港發展期間,並沒有忘掉自己的台灣人身份,甚至可以說,他比較認同
自己是個台灣人。一如他當年「愛人同志」充滿大陸政治語言的震撼,但也會
唱激勵台灣人自強的「明天的太陽」一樣,他也趕上了自八八年解嚴以來,台
語歌在台灣重新興起的熱潮,九一年出版〈皇后大道東〉之餘,在台灣出版了
他平生首張有台語歌曲的專輯〈原鄉〉。

此專輯是主要以台語唱出台灣歷史的回顧與渴求自主的期許。搭配典型的台語
情歌而已。它其實和〈皇后大道東〉和〈首都〉一樣,由羅和另一些歌手分擔
演唱一些羅創作的歌曲。全專輯有十二首歌,當中有六首是台語,還有一首是
國台語並唱。除了「牽成阮的愛」是由鳳飛飛主唱之外,其餘都由羅本人演唱。

第一首的「火車」,唱的是一個離鄉出外的青年,看到火車經過,回味著火車
給他的回憶,向這個閱歷豐富和不怕困難翻山越嶺的好傢伙祈福,希望火車帶
他到一個繁華世界和「男兒的天外天」、對故鄉和故鄉人思念。這種睹物思人
的感情,在中國的傳統的詞裡早已散發,其中一個最有名的例子莫如北宋李清
照的[一剪梅]﹕「花自飄零水自流/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看見歸來的雁和團圓
味的滿月,自不然想起戰亂失散的夫婿。而這種情懷在中文流行曲也很常見。
「火車」算是舊酒新瓶而已,若說是有什麼台灣化的話,就是用了台語唱;而牽
引全曲的線索,就是台灣人離鄉到城裡去謀生必坐的火車,還有就是台灣人「非
城即鄉鎮」的地理邏輯,和在台語歌中老掉牙的男人形象﹕男兒出鄉關打工謀生
,女的在家鄉望男人回來的想法。記憶力好的香港樂迷,一聽這歌的旋律和曲調
,都會知道這是用台語唱的「飛車」,可是論歌詞的創意和前衛,兩歌真是兩碼
子事了!但基於文化語境上的差別,兩者是不能相比孰優孰劣,只能說是因應不同
文化的產品。

至於主題曲「原鄉」,是分為兩部分來唱的。兩部分合起來,是唱出一部台灣簡
史﹕前半的唱大陸沿海移民來台開墾的辛酸;後半部是唱殖民者在台的活動,用
的是台灣人和他們眼中的剝削者來鬥爭的角度作內容,而到了今天,台灣成為國
際舞台上的一員,但原來這一地位,是過去台灣民眾拜天拜地所希望看到的,淡
淡一語,背後藏著幾許辛酸。此曲談歷史,歷史典故也多,令它不得不做些注釋
。這和歌中台灣已成國際舞台一員的「大團圓結局」相映有點諷刺。但這歌聰明
的地方,是用了比較輕鬆的語言,舉重若輕地回顧台灣數百年的歷史。雖說台語
歌重拾了在樂壇的一席位,但還要看市場反應來試探出聽眾是否每種講台灣的題
材都適合的,尤其是台人的歷史情意結都從「悲情」著墨,搞不好一首這樣描述
歷史事實的歌也會讓社會爭論不休。

另一首「異曲同工」就是「大家免著驚」。這首歌以台北市總統府對出的介壽路
一帶的境況,展現一幅台北市在九十年代初的一個「百花齊放」社會的速寫﹕當
年日本人入台佔領的總統府附近,如今只有繁忙的交通,而另那邊廂的市鎮路,
廟內信眾祈福香火旺盛,總之是一片「各顯神通」的多元文化景象。這首歌中段
也有一段口白,就是不斷叫人不用怕,過去的獨裁局面一去不返﹕「今仔這個古
城親像當在變/愛靠台灣同胞做主來表現」。是一個當年非常自信的口吻,但實情
是這也是台灣人近半個世紀以來不變的心聲。那麼「異曲同工」之理何在?因為一
聽前奏,就知道是「皇后大道東」。如果兩首歌的旋律一比是無大分別的,但歌
詞還是有點不同﹕兩者都是透過一些本地的主要街道來帶出這個城市的變遷,但
台北的介壽路上有總統府,而皇后大道東則沒有皇宮;前者是殖民者統治中心所
在,但後者只是偶有統治者來訪;前者指日人是侵入台灣,對殖民者帶貶意,後
者則評英人面善又友善,硬幣上的尊容沒表情卻有成就,肯定英人的治業;前者
歌詞所描述之處,是台灣同胞解嚴後蓄勢待發百家爭鳴的景象,而後者則是在港
人沒得選擇下,慢慢經歷未來主權國來臨所帶來的變化。兩者都用了輕鬆的言詞
述事,但前者顯然多了一份自信和尊嚴,後者則笑中有淚。兩首歌都是合唱的,
台語版是林強,廣東話版是蔣志光。兩人分別是台、港實力唱作人,都同樣的
不得志。這一對曲算是歌詞和唱法性質最相近的作品。

上述三首歌,和他在〈皇后大道東〉的心態一樣普羅。只是重復了自做過的題材
,所以創意欠奉,只能說是趕上了台語歌隨著台灣本土意識興起的列車。

「大地的孩子」﹕飄流中國人的哀歌

羅的中國人命運之歌,唱過了兩岸三地的同胞,無疑是史無前例的。而他這歌的
一個小插曲,伸延到連國民黨最不關心的滯留泰北的一批抗日反共國軍也關心到
了。雖然他不是第一個唱到這些不幸的人的台灣歌手(第一位應是國軍家庭出身的
王傑,他有一首「家,太遠了」)九十年代初,台灣導演朱延平拍攝了電影「異域」
根據曾滯留泰北的一名前國軍的同名小說改編,說的就是這批一心為國的軍人,
卻是到頭來沒有政府肯承認和收留他們的棄兒,在中、泰北如何掙扎求存的故事
。羅被朱延平邀請參與,創作這部電影的主題曲,於是羅的中國人命運曲由兩岸
三地的中港台同胞,延伸到一批沒有身分但心中有國的華裔。

主題曲「大地的孩子」,巧妙的把孩子和一心為國的軍人結合在一起﹕都有一顆
赤子之心。他們對命途是無知的,只知心中有國,要為國捐軀,但事實上那個中
國已不再理他們了。這些像孩子的軍人,在那兒生下的兒女,也就是跟他們一樣
,學中文,要認識自己的中國人身份(「黃黃的塵沙來自輪迴」)。他們和父母不
同的地方,相信是命運讓他們在這兒生長,他們卻無從後悔。可是,他們卻也沒
有全被泰國政府承認公民資格,有部分到了台灣,爭取台灣政府認同他們的身份
卻一無所得,但他們沒有放棄。這又不是和他們的父母一輩一樣,在孤軍魂和族
裔良知的軀使下,爭取祖國的認同嗎?沒想到在羅的歌裡,做孤軍也是傳宗接代
的事!這首歌用了軍樂用的鼓重力打擊下演奏的,不但讓它和電影的軍史題材配
合,而且它是一首慢了很多拍的軍歌,它不是在激勵士氣,卻是代軍向祖國訴說
他們被遺棄的命運。軍樂的沉重鼓聲和緩慢的節奏,和這一部電影的悲壯格調異
常吻合。

而電影另一首歌曲「亞細亞的孤兒大地的孩子」,以「大地的孩子」的曲為藍本
,詞則更突顯孩子沒有祖國只在戰亂中求存的悲涼﹕「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
/黃色的臉孔有紅色的污泥/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懼/西風在東方唱著悲傷的歌曲」
在一串沒有答案的問題中,他們也問借喻為母親的祖國真理何在,背後又是一個
個沒完沒了的戰亂下的悲歌。演奏的律調承接了「大地的孩子」和一些童聲合唱
襯底,令孤單沒祖國可歸的悲涼延伸到他們的下一代去,令孤軍的悲涼更有張力


〈戀曲二千〉的淒美時代命運曲

從1980到2000,羅大佑的戀曲系列記錄過世紀末的二十年的戀愛面貌,此專輯可
謂一個終結了。它是羅的個人專輯中最詩化而且最抽象的一張。他的中國之旅走
到這張,已是從地理的思維跳出來,「中國」在這專輯只是一個意象,他所探索
的是「中國」意象下的文化轉變。而最引人注目的歌曲相信是「五十塊錢」了。

羅承接了「首都」裡談首都經改革開放,金光刺眼而出的景象,在「五十塊錢」
裡發揚光大,描述了一場兩岸軟著陸戰爭。歌詞點到即止,不易一看就明。大意
要消化一下才有頭緒﹕兩岸經過了數十年來的軍事上的對峙,除了令到兩岸關係
緊張,和一連串政治化文化洗禮,兩岸人民別無好處。兩岸決定不空談政治理想
和口號,而是從經濟來吃掉對方。於是內地開放了,大力發展經濟,嘗試靠經濟
力量拉攏對岸的同胞,讓他們回到一度由被稱為由「土匪」統治的祖國投資。而
台灣也在九十年代初結束了「動員勘亂時期」,讓台灣人可以自由到大陸去,緩
和了過去勢不兩立的兩岸關係。但兩岸人民分隔近半世紀,看到對方熱心還是有
戒心的,所以賺錢過程中,雙方在以經濟來支配人家時,台灣人不會全走去賺人
民幣,錢包還會留點地方給港幣,大陸對台灣人也有諸多限制,台灣人就只好回
復守著新台幣吧。而這個軟著陸的戰爭中,歌者還嘲笑毛主席搞革命只是投機行
為,令社會主義行不成,卻讓資本主義大行其道,破壞了社會主義事業,但現在
姓資的環境下,社會主義和三民主義的戰場也由軍事上轉到經濟上,一如歌者形
容這是一個世界奇蹟。但其實是一個歷史的荒謬。電吉他是貫穿整首歌的主角,
全首歌的曲式只是西方搖滾的一般形式,若聽不懂歌詞的,很容易會對羅的怒吼
和連串沒什麼變化的曲調中無動於衷,錯過了羅在「首都」之後探討國內開放對
兩岸影響的寂寞歌路。它也是羅此專輯的大陸版給抽起了的唯一一首,取而代之
的是念國情濃的「大地的孩子」。也許是因為它批評了毛主席,也許是政治術語
太過放肆﹕三反五反、社會主義、馬列主義和三民主義、「處變不驚,莊敬自強」
一類國民黨七十年代的口號要並存,還有,原來錢不是盡賺的,還留下「五十塊
錢」來「對付」馬列主義,內地有關單位可擔當不起「反革命」的責任呵。

另一首深具象徵意義的,是「天雨」。這首歌是一個歷經風雨的人在連場天雨的
景象甚至預兆中找尋安寧。可是過去變幻的天氣讓他疑惑,將來的雨是解脫眾生
還是另一場浩劫的來臨。於是他在變幻的天氣中希望能雨過天晴。這種對現實諸
多猜測,以求一刻安寧的心境,正是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經歷連場政治運動的心境
。翻開中國現代史,我們可以看見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敵人或朋友,昨天是敵人的
,可能今天就被平反了。昨天的朋友也許在今天看到了現實開始有反對他的聲音
,並面對了政府和輿論的壓力,他或也給民眾批判,或精神崩潰甚至畏「罪」自
殺。然後在歷史上要背負罪人之名一段長時間。歌者質問﹕太聽話是否好?提問的
態度一如當年「之乎者也」中的吶喊。他也在歌裡也一針見血的指出,天雨是
「奴性的報應」,也是「老天的呼應」。果真如此,那近年各項政治運動的口
述歷史,又算不算向老天伸冤呢?

留意過「天雨」,不得不提「倒影」。雨下過了,留在地上的積水,恰可看見自
己的倒影。歷過浩劫的人,在倒影中醒悟到,不論是日月星辰環迴往復,他總要
繼續生活;不論自己隨著生命歷程多愁善感,總要堅強地珍惜自己。每每歷劫,
他總會變了些,但決不為自己的做法而後悔。歌詞的這些內容,恰和「天雨」相
呼應,也為「天雨」中希望雨過天晴的人提供了出路,化待天命的消極為積極主
動活出自己。發人深省的是,中國政治運動內的悲情、烈士色彩甚重,課本和老
師總愛肯定為堅持自己理想犧牲的人,但少有人提出如何在運動中歷劫的人可如
何自況。這首歌提供的答案,是羅在控訴以外讓知識分子們走出教條反省的一個
契機。把它和「天雨」合起來看,恰似是一個對兩岸同胞的建言後一方面要堅持
自己的尊嚴,另一方面把自己還原為一個常人來活。這和羅過去作品中一味控訴
的作風,多了一層智慧和、成熟和積極。可算是羅後期中國人命運歌曲中比較讓
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總結

上面是對羅大佑自第一張專輯開始,由他本人演唱探討中國人命運歌曲的一個評
介。我們可以看到,他對中國人的關懷,從台灣到大陸,經歷了十多年的探索,
他已把中國人和物從地理上到精神上的面貌和心路歷程提供了一幅幅的速寫。這
條孤身路上,他實驗性的把自己在中華大地的見聞和想法記錄下來,不過他始終
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台灣人。他以台灣為本位,呼吁台灣人自強但不忘回顧、讚
美和批判。他愛惜香港之餘,也會嘻笑她的中國化下的轉變;他找到北京樂團為
他的作品伴奏,但原來那些作品,都是對內地開放以來的怪現象投以怪異的目光
。他對中國的感情,盡了知識分子的良心去表達出來,然後等待天命。

他用音樂,把兩岸三地連結起來。

也許他不是一個音樂革命家,但他必是一個好實驗的音樂毅行者。
评论Feed 评论Feed: http://www.ssiww.net/feed.asp?q=comment&id=182
UTF-8 Encoding 引用链接: http://www.ssiww.net/trackback.asp?id=182

浏览模式: 显示全部 | 评论: 1 | 引用: 0 | 排序 | 浏览: 11044
引用 buc022*
[ 2007-07-30 20:16:19 ]
这个站还不错。

发表
表情图标
[smile] [confused] [cool] [cry]
[eek] [wink] [sweat] [lol]
[razz] [redface] [rolleyes] [sad]
UBB代码
转换链接
表情图标
悄悄话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验证码 * 请输入验证码